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走過人生的三處塌方

《甘孜日報》    2014年04月14日

   來到麥崩鄉(xiāng)工作一年了,拿著自己的轉(zhuǎn)正文件,有很多感慨。一年前,公務(wù)員對我來說或許僅僅意味著穩(wěn)定,然而在基層工作的日子,讓我對這份職業(yè)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知道在穩(wěn)定的后面背負了太多的責(zé)任。
   記得那一天,我要把全鄉(xiāng)的農(nóng)村醫(yī)療救助申請審批表拿到縣上去辦理。已經(jīng)持續(xù)一周的大雨,讓本來就“脆弱”的通鄉(xiāng)公路不堪重負,終于在大雨中崩潰,唯一一條通向外界的公路中斷了,出去只能冒著飛石的風(fēng)險,步行到3公里外接近九道拐的地方,那里才有去姑咱鎮(zhèn)的車。我提前聯(lián)系了要趕去攀枝花參加女兒婚禮的為舍村張叔叔,商量好早上與他們一家一起步行到九道拐,他住在姑咱鎮(zhèn)的弟弟會開車到那里接我們。
   早上4點50分,天色一片漆黑,下過雨的路還很泥濘,在張叔叔手電筒微弱光亮的指引下我們出發(fā)了。
   當(dāng)我們走到第一個垮塌處時,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震撼。我一直認為堅不可摧的公路上方的石崖整體垮塌了,碎石擠壓在路面上,我們只有從堆積有1米高的碎石上面翻過去。張叔叔的手電筒打得格外仔細,嘴上一直在說:“小心,小心一點。”大家都沒有再說話了,認真地看著前面從碎石上開辟出來的路。過分安靜的夜,只聽得見大家急促的腳步聲,以及上方“噗呲、噗呲”不時有小石子滑落的聲音。這樣的靜讓我格外害怕,我緊跟在幾個阿姨后面,腦袋一片空白,機械地抬腳、跨越,終于翻過了第一個垮塌處,我緊繃的心稍微放松了。我開始默默地思考我寒窗苦讀只為了這樣一份工作真的值得嗎?
   還沒等我緩過神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第二個垮塌處。同樣的整片石崖都垮塌了,碎石高高堆積公在路外圍,在公路靠近山崖一側(cè)有一條窄窄的縫隙,我們只有從這條縫隙里穿越過這段路??疵髀窙r后,大家又匆匆開始“闖關(guān)”了,越來越緊湊的“噗呲、噗呲”聲,提醒我們一定要快,大家都默契地加快了腳步。又害怕又急切的我,腳下一個踉蹌,險些滑倒,還好前面的一位阿姨及時伸手抓住了我。
   在越來越艱難的路程中,我開始慢慢理解一些事情:村民們在填寫醫(yī)療救助申請表時,總會在塞滿了醫(yī)院出具的各種藥物清單和票據(jù)的塑料袋里小心翼翼地翻找有用的單據(jù),生怕弄丟了什么影響救助金的報銷表;廠馬村張爺爺每次領(lǐng)取民政救助金時,總會用他那雙粗糙的、每個細紋和指甲里都塞滿泥土的手顫抖著把幾張100元的鈔票點了又點;來鄉(xiāng)政府辦事的許多村民手里總會緊緊地拿著一張救助申請,那張不太干凈的紙上寫滿了歪歪斜斜的字,或許他們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字,但是他們知道這張紙能幫助他們渡過眼前的難關(guān),哪怕只是300元的臨時生活困難救助金。
   來到第三個垮塌處時,我已經(jīng)能平靜地去面對困難了,和第二處相反,這一處在公路邊緣有一條狹小的道路可以通過,但一不留神就可能跌入公路外圍毫無阻攔的幾百米深的懸崖。是的,或許我可以選擇離開這里,我們的干部們也可以選擇離開這里,可是住在山上的2670多名麥崩人,他們離不開自己的家鄉(xiāng)。每當(dāng)我想要抱怨這猶如天路般的通鄉(xiāng)公路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xiàn)麥崩山上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小橋流水的磨子溝村;春天里遍山梨花仿佛下著雪的昌昌村;老屋灰瓦古樹參天的廠馬村;每一個石頭仿佛都呼吸著歷史的魚通土司官邸為舍村。也許你很難想象如同在山面上畫了一條蛇的盤山公路上面,有著美麗寧靜的村莊,有著樸實勤勞的人民,他們當(dāng)中有些人已經(jīng)離不開這里,有些人奮斗的夢想就是離開這個山溝。然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就在于讓留在這兒的人過的更好,讓更多的人能走出去。
   終于來到了九道拐,望著前方車燈亮起的暖暖的光,我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勇敢堅持之后的勝利。坐在副駕駛的張叔叔與弟弟用地方話交談著,兩人總是止不住的笑著,我猜想他們是在暢想女兒的婚禮,坐在我旁邊的阿姨已經(jīng)睡著了,頭微微地搭在我的肩上,我下意識的坐低了一些,讓她能睡得舒適些。嘴角上揚的她,一定是夢見女兒穿著婚紗走進婚姻殿堂的樣子。車窗外星光閃爍,河水靜靜流淌,仿佛剛才我們什么都沒經(jīng)歷一樣??粗⒓绲?ldquo;戰(zhàn)友們”,我悄悄地哭了,幸福對于他們來說原來這樣的簡單。
    到了姑咱鎮(zhèn),我就和他們道別了,他們捎著我對新娘的祝福,帶著對明天的無限憧憬繼續(xù)上路了。( 楊茂)
 
 
 
  • 上一篇:康定晚安
  • 下一篇:白玉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