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鐵軍精神”在紅色土地上熠熠生輝

甘孜日報    2021年08月12日

中鐵一局建安公司甘孜職業(yè)學院項目建設紀實

甘孜職業(yè)學院圖書館。

俯瞰甘孜職業(yè)學院。

雪山映帶甘孜職業(yè)學院。

嶄新漂亮的學生宿舍。

雪天抓緊施工。

◎梁爽 文/圖

位于瀘定縣燕子溝鎮(zhèn)的甘孜職業(yè)學院,從高處看去,就像綻放在群山當中的一朵格?;ǎ趰{谷深壑間顯得尤為矚目。這里本是一片隱于世外的靜謐之地,一條曲折的榆磨路是唯一連接外界的道路,86年前紅軍長征途經這里,并發(fā)生了著名的“飛奪瀘定橋”戰(zhàn)役;86年后,由中鐵一局建安公司承建的甘孜職業(yè)學院項目,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建成一座現代化高校。

甘孜職業(yè)學院是我州的第二所公辦高等院校,從它設立之初就受到各方關注。它的建立不僅完善了我州的教育體系,也能進一步鞏固當地脫貧攻堅成果,讓我州的農牧民子女在家鄉(xiāng)就能受到更高層次的教育。然而,這個意義重大的項目,從建設開始就伴隨著挑戰(zhàn)與考驗。

“開工即大干,入場便決戰(zhàn)”

2月8日,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立甘孜職業(yè)學院,計劃將在今年秋季實現首批招生。施工時間十分有限,而且項目建設任務量巨大。甘孜職業(yè)學院分為教育區(qū)和實訓區(qū),教育區(qū)包含宿舍樓、食堂、行政樓、教學樓、體育場看臺、圖書館等10個單體工程和室外附屬工程,建筑面積達66114平方米;實訓區(qū)包含教師餐廳、藝術實訓樓、學生活動用房等14個單體工程和室外附屬工程,建筑面積達42037平方米。單看這一項項數據,便能感受到項目巨大的體量,再看這緊迫的工期,更是讓人感覺到壓力的沉重。時間緊、任務重,項目自始就形成了“開工即大干,入場便決戰(zhàn)”的形勢。

重擔在肩,項目建設者開始了24小時兩班輪倒的搶工大干,為了盡量給施工騰出時間,項目將以往早上7:30的晨會挪到前一天的晚上9點,這樣在梳理當日工作的同時,也可將第二天的工作協(xié)調安排妥當,從而每天就能多出了好幾個小時的施工時間。

“當前的項目形勢要求我們必須用好每一分鐘,任何一環(huán)的拖沓都會讓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施工順延滯后,為此我們必須調整項目作息時間,與勞務組時間同步,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有專人盯控協(xié)調,徹底把責任矩陣細化壓實。”項目經理張軍介紹道。

甘孜職業(yè)學院項目從建設之初就以超前的策劃、科學的管理將項目建設迅速推進,然而,再充分的準備也要隨時應對突發(fā)狀況。項目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材料供應。由于疫情影響,項目遇到了周轉料嚴重不足的難題。為了不耽誤工期,項目物機部部長張曉峰跑遍了瀘定縣,包攬了全縣的周轉料后還是不能滿足,于是,他一人踏上了尋找購買材料的路途。他用一周時間走遍了康定市、丹巴縣、雅安縣、石棉縣等周邊縣市,終于將材料源源不斷地運回了翹首以盼的工地。

材料危機成功化解后,項目又進入了與自然氣候作斗爭的艱難處境。工程所處的川西高原,有著和它地形一樣變換多端的氣候。去年8月30日,項目所在的燕子溝鎮(zhèn)突下特大暴雨,大量雨水涌入剛開挖好的行政樓基坑,基坑水位逐漸上升。項目部迅速組織搶險,架設兩臺抽水泵向外排水,可雨量之大勢頭之猛讓抽水泵也顯得力不從心了。眼看著水位還在不斷攀升,項目經理張軍率先跳進基坑,帶領項目全員人工排水。大家拿來臉盆,一盆一盆地往外舀水,再用鐵鍬挖出排水溝。由于撐傘妨礙搶險,大家紛紛扔掉手中的雨傘,撲在泥水里用手筑起圍堰。經過三個小時全力搶險,進水終于被控制了。就在所有人都為之松了口氣的時候,又傳來了另一個險情的消息。

此次大雨還導致位于項目五公里外的公路嚴重塌方,這條路是進入當地的唯一通道,如果斷路,當地群眾的生活將受到嚴重威脅。得到這個消息后,項目黨支部書記吳雙洋帶領10多名員工,出動2臺挖土機和1臺裝載機,第一時間趕往塌方地點。設置防護、疏導交通、清理塌方、修復道路,一連四天守在搶險一線,終于搶通公路,用最短時間讓當地群眾恢復了正常生活。

此次搶險中項目迅速“出兵”的做事風格,實干奉獻的精神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和感謝。事后吳雙洋說:“我們做建設的本意就是要造福一方人民,當地有了困難、危險,我們必須挺身而出。”

不搞特殊,把工作放在首位

像這樣的奉獻精神,甘孜職業(yè)學院項目的每一位員工都有自己的故事。鄭濤,項目安質部部長,他負責的安全和質量是項目的根本所在。剛做完膝蓋手術的鄭濤聽說了工期緊迫的情況,出院后第一時間便又回到了工地。連續(xù)大干、晝夜施工讓鄭濤一刻也不敢松懈,他繃緊每一根弦全身心撲在工作上。5月15日,平時不會在上班時間給他打電話的媳婦忽然撥來電話告訴他,88歲的奶奶因急性心梗住院了。鄭濤一下子慌了,他趕緊忙完手頭的工作回到項目部,說明情況后,他寫好了假條??墒怯捎诼吠具b遠,當天已無法外出,鄭濤只能等到第二天再走。一夜未眠的鄭濤天亮后準備回家時,妻子打來電話告訴他,奶奶的情況暫時穩(wěn)定了。掛斷這個電話,鄭濤回家的腳步也停下了,他撕了假條,放下行李,再次回到了工地上。他說:“要說家里有事,項目每個人家中都有事,可是大家都克服了各種困難,全力以赴保生產,這個時候我也要盡力克服個人原因,不能搞特殊?!?/span>

像這樣不搞特殊,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還有張曉峰。從項目開工到結束,工期不斷壓縮,各項工序進度都在“跑步前進”,伴隨著的就是材料供應問題。張曉峰負責材料招標工作,他須要時常往返于項目和西安。施工期間,張曉峰16次回到西安招標,每次都是近家門而不入,為的就是將時間壓縮到最短。他說:“對項目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我們每天的進度計劃都是以小時來鋪排的,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是從指頭縫里擠時間,我就更不能因私事去占用這寶貴的時間?!?/span>

時間如此緊迫,讓測量員王沖在工地總是一路小跑。他一人負責了40萬平方的測量任務,而且工地從南到北一路上坡,高差達60多米,每天他扛著30斤的測量儀器最少要來回跑8趟。他開玩笑地說:“以前制定的減肥10斤的計劃,沒想到邊工作就完成了?!?/span>

測量工作是一個精細活,對于結構復雜狀如花瓣的圖書館來說,測量任務更是巨大。圖書館有100個多個獨立基礎,王沖每個都要測量放線5次,一趟下來,就被高原毒辣的太陽曬得脫了皮。他拿出照片,以前白凈還帶著嬰兒肥的他,現在已變得黝黑健碩。

在項目部全體員工的齊心協(xié)力全力奮戰(zhàn)下,甘孜職業(yè)學院項目以朝不同夕的變化速度拔地而起,它的建設不僅給當地教育帶去了希望,也讓當地群眾收獲了實惠。

楊德均是當地的一名磚匠工,以前經常離家外出打工,去年7月中旬他來到項目工作后,從家里出發(fā)騎摩托車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到工地。楊德均說:“以往做磚匠工,最多時候一天能掙280元,而現在我每天能掙300多元?!贝蟀肽甑臅r間里,他已經掙了近7萬元,這超過了他過去的年收入。楊德均表示,工地上鄰里親戚很多,大家都是看中了工資高、離家近兩大好處。

像楊德均這樣的當地建設者,項目上有200多人,因甘孜職業(yè)學院的建設,大家都獲得了就近掙高工資的機會。除了參與建設的人員外,每到下班時間,當地村民便帶著自家種植的蔬菜瓜果到項目周邊售賣。一位村民喜滋滋地說:“以前這些東西運出去賣成本太高,只能留著自己吃,自己吃不完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爛掉。自從項目部來到這里,我隔三差五就把吃不完的菜和水果拿去賣,不僅解決了浪費問題,還補貼了家用?!?/span>

甘孜職業(yè)學院項目部辦公區(qū)的墻上寫著“建好甘孜學院項目,展現一局房建品牌”的鮮紅標語,這是每個來到這里的建設者心里的鏗鏘誓言。面對巨大的施工壓力,中鐵一局建安公司的建設者們克服困難、科學應對,用自己的拼搏與奮斗,讓這片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土地再次發(fā)光。





  • 上一篇:紅軍與白利寺、甘孜寺簽訂的《互助條約》
  • 下一篇:越溫扶貧工作

  • 本文地址: http://thewayofeft.com/html/xw/shms/7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