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4月23日
魏雄英出生的祖屋。
空軍航校照片局部,一排右二為魏雄英。
空軍航校照片。
魏雄英烈士證。
魏雄英烈士像。
◎洛旭陽
1952年6月7日,魏雄英機組在執(zhí)行任務時,飛機撞擊在康定貝母山巔不幸失事。
魏雄英,是中國空軍成立之初不可多得的人才。雪域悲聲,中國空軍痛失英才;僑鄉(xiāng)垂淚,梅州五華呼喚兒郎。
近日,魏雄英的侄孫魏熙政接受電話采訪,講述了他的伯祖父魏雄英傳奇的一生和家鄉(xiāng)人民對他的懷念,寄托了對親人的綿綿哀思。
一門兩空軍 雄英變“雄鷹”
1923年,魏雄英出生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橫陂鎮(zhèn)近江村。五華縣,古稱長樂縣,是梅州地區(qū)的“西大門”。五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魏雄英就是這片土地孕育出的杰出人物。
魏雄英的家族屬于客家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家族,客家“圍龍屋”是魏氏21世孫魏雄英的出生地。
魏熙政告訴筆者,魏雄英字建亮,有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
魏雄英的大哥魏崇良19歲考取省立梅州中學,后在國立中山大學理科肄業(yè)后,考取黃埔軍校第六期步兵科,黃埔軍校畢業(yè)后考入中央航空學校第一期。中央航空學校畢業(yè)后留校服務多年,被選派留學英國皇家空軍。返國后,先后任飛行員、教官、隊長等職。1943年,日機空襲重慶時,魏崇良指揮戰(zhàn)機擊毀敵轟炸機1架。后任國民黨空軍第二勤務大隊長。1946年國民黨空軍總部成立,任少將人事處長。受大哥影響,魏雄英自小有著當空軍的夢想,立志駕馭鋼鐵雄鷹翱翔長空。
1944年夏,21歲的魏雄英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國民黨空軍軍校23期學習飛行,立志航空救國;當年8月,到印度學習飛行。魏雄英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他刻苦學習,成績優(yōu)良,很快就掌握了駕駛飛機的技術。
由于魏雄英表現(xiàn)突出,1945年7月,他與唐宛體、俞渤、王玉珂等搭乘美國運輸艦穿紅海、越地中海、跨大西洋,千里迢迢到美國蒙哥馬利、圣安斯洛、蘭道夫、菲尼克斯繼續(xù)受訓深造,學習理論和初、中、高級飛行訓練。
1947年,學成歸國的魏雄英被分配國民黨空軍任空軍第10大隊101中隊飛行員,魏雄英真正變成“雄鷹”,駕駛鋼鐵雄鷹昂首向長空。
加入共產(chǎn)黨 駕機勇起義
魏雄英雖是國民黨飛行員,但他對腐敗的國民政府感到十分失望。中國共產(chǎn)黨為魏雄英撥開心中迷霧,點亮了前行的明燈。1948年,經(jīng)過組織考驗,已是少尉飛行員的魏雄英在上海由禹慶榮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魏雄英按組織的安排,在機組不動聲色地傳播著進步思想,為后來的駕機起義做著充分的準備工作。
1949年,是人民解放軍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年,也是國民黨空軍起義最多的一年。這一年,國民黨空軍駕機起義和就地起義高達33架。
按照組織的安排,魏雄英接受任務,策反時為空軍第一署署長的大哥魏崇良,由于信仰立場不同,魏崇良未接受策反。
“怒向云天索光明,駕機起義奔向陽?!辈叻次垂苑廊f一,按照組織的意見,魏雄英所在機組提前起義。1949年2月19日,魏雄英根據(jù)中共黨組織的決定,作為中共地下黨員的他與徐駿英、張鐳、趙昌燕等,從上海駕駛C-46型運輸機起義。飛機最初準備從上海飛往石家莊,但考慮到國民黨空軍已經(jīng)知道起義消息,為防止遭到攔截打擊,最后決定改飛濟南,在濟南機場安全降落,魏雄英成為中國人民空軍一員。
閱兵天安門 碧空展雄姿
成為中國人民空軍的一員,魏雄英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決心在嶄新的生活中一展身手,立刻參加華東軍區(qū)空軍對國民黨空軍的接管工作。
起義后不久,魏雄英就接受了一次重要任務,通過“盲飛”把參加開國閱兵大典的C-46型運輸機“上海解放號”從上海飛到北京。
在全國解放前夕,國民黨仍作最后的垂死掙扎,不斷派飛機對上海市進行騷擾。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海金城機械廠(原國民黨空軍飛機修理廠)接受中央和上海市軍管會交給的修理一架美制C-46型運輸機的任務。這架飛機被命名為“上海解放號”,將參加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國大典的檢閱。上海金城機械廠全體職工冒著生命危險,頂著敵機的狂轟濫炸,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克服重重困難,按期完成了飛機的修理任務。
飛機修理好后,當時的上海市長陳毅于1949年7月31日晚親臨修理現(xiàn)場考察,并對駕駛這架飛機的飛行員謝派芬(同是國民黨空軍起義飛行員)和魏雄英說:“這是解放后上海人民修復的第一架C-46型運輸機,今天交給你們,你們把它飛到北京向黨中央、向毛主席獻禮!”謝派芬和魏雄英向陳毅表示:“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勝利完成任務!”
謝派芬和魏雄英兩人在沒有全線氣象預報,也沒有通訊導航保障的情況下,只憑一張1∶200的地圖,尋找著地標,幾乎是在“盲飛”的狀態(tài)下順利起飛,并安全降落北京機場。
飛機到達北京后立即編入了人民空軍行列,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謝派芬和魏雄英駕駛這架“上海解放號”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接受了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中央領導人的檢閱。此后,這架飛機又參加運輸物資和支援18軍進藏作戰(zhàn)的空投任務,飛機退役后現(xiàn)在保留在開封空軍某部。
飛越“天際線” 英魂留長空
1950年3月下旬,進軍西藏的陸軍先遣部隊一部共2400人進駐西康自治區(qū)所在地康定,因公路不通,物資補給困難,一時糧草斷供,人員靠殺騾馬、挖野菜和田鼠充饑,18軍軍長張國華向中央發(fā)電報請求緊急援助。3月30日,毛澤東主席指示空軍立即派飛機空投糧食。
在這種大背景下,1950年4月,魏雄英調(diào)入西南軍區(qū)空運隊(空13師前身)。1951年4月24日空軍13師在四川新津成立,魏雄英任37團3大隊2中隊長。在此期間,魏雄英多次執(zhí)行飛行空投任務。
執(zhí)行飛行空投任務,必須飛越康藏高原??挡馗咴柗Q“世界屋脊”,崇山峻嶺、地形復雜,海拔高度在5000至7000米,可謂飛行在“天際線”;加上氣候惡劣變化無常、時有強烈氣流,沒有氣象、通信導航保障和準確的航行圖,地標位置誤差大,要開辟一條空投航線非常困難,特別是當年使用的老舊飛機,最高升限低于康藏高原的雪山,有時鉆山溝、沿河流飛行,安全系數(shù)低,一旦發(fā)動機出現(xiàn)故障,將導致撞山機毀人亡的嚴重飛行事故。魏雄英憑借過硬的本領,參與成功試航甘孜(今甘孜縣)、懋功(今阿壩州金川縣),打通了進軍西藏的空中通道。
1952年1月至3月,魏雄英調(diào)空13師38團3大隊,擔任我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的飛行教員。
1952年3月24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劉亞樓在中南海頤年堂接見第一批女飛行人員和飛行教員,魏雄英參加。
在完成教學任務后,1952年4月,魏雄英回到空13師37團,仍任37團3大隊2中隊長。
1952年 6月7日中午,噩耗傳來,魏中隊長駕駛C-46型8005號飛機空投完畢返航后中斷聯(lián)絡,多方查找均無音訊。他和8005號其他機組人員用生命踐行了航空報國的初心。
事后查明,1952年6月7日,周六,多云,能見度大于十公里,上午10時,中隊長魏雄英駕西46型飛機8005號由新津機場起飛至昌都地區(qū)執(zhí)行空投任務,返航新津時,因航線天氣惡劣,撞到康定大渡河東10公里5000余米高的貝母山上,導致機毀人亡。
英名載史冊 后人永銘記
1953年5月,兩名挖蟲草的藏民在麥崩鄉(xiāng)貝母山下發(fā)現(xiàn)飛機輪胎和殘骸,上報到西康自治區(qū)軍分區(qū)。中國人民空軍獲悉后,委派空軍司令部作戰(zhàn)處參謀吳慶存、空軍司令部后勤部參謀費經(jīng)邦、空軍司令部工程處參謀王起淳、空軍司令部政治部助理員席文仁、空13師政治部宣傳科長馬國昌、空13師37團3大隊機務主任劉育英、攝影員劉歡元等人組成調(diào)查工作組前往現(xiàn)場處置。飛機失事地貝母山,山勢險惡、終年積雪,寸草不生,工作組歷經(jīng)艱險到達飛機失事現(xiàn)場,烈士殘骸尚存,發(fā)現(xiàn)一只手表指針停頓在撞山時刻。經(jīng)過實地勘測,發(fā)現(xiàn)此山實際海拔比地圖高度多出800米。
1953年6月,魏雄英機組9人遺骸埋葬于康定瓦斯溝,墓前有木質(zhì)墓碑;2019年,康定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烈士骨骸按原序遷至新烈士陵園合葬。
魏雄英犧牲后,烈士親屬一直在尋找烈士具體犧牲地。2019年5月,魏雄英侄孫魏熙政通過空軍13師、中國空軍檔案館、原空軍某部副參謀長孫培新等途徑知道了烈士具體犧牲地在現(xiàn)康定縣三合鄉(xiāng)昌壩村。魏熙政表示,作為烈士后人,感到光榮和自豪,將適時到康定祭奠親人。魏熙政同時告訴筆者,魏雄英家鄉(xiāng)五華縣橫陂鎮(zhèn)近江村將致力打造“航空英雄村”,讓英雄精神激勵后人奮勇前進。
康定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譚易康表示,作為烈士犧牲地的康定將更義不容辭為建設“航空英雄村”提供最大的幫助,將大力宣傳英雄事跡、弘揚英烈精神。(圖片由魏熙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