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齊心協(xié)力摘窮帽

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29日

圖為第一書記高照勇在指導村民種植蔬菜。

       ◎本網(wǎng)記者 馬建華 文/圖

       有“手藝”,家里卻一貧如洗;世代耕種的土地,依然收獲無幾。白菜、蘿卜、蓮花白高原“三大名菜”唱主角,傳承千年的青稞只能解決溫飽,深藏大山懷抱的白玉縣贈科鄉(xiāng)八埡村,脫貧之路在何方?

發(fā)展大棚蔬菜,不僅能滿足村民生活需求,還能增加收入;開辦菌類加工、水磨糌粑、集體牧場,增加了村民收入;手藝人外出打工,一年有數(shù)萬元收入。如今的八埡村正發(fā)生著靜悄悄的變化。

    “我們村的蔬菜大棚已經(jīng)建好兩年了,通過大棚蔬菜種植,讓大家學到了怎么樣種植和管理蔬菜。今年,我從我的家鄉(xiāng)康定市姑咱鎮(zhèn)引進了香菜、茼蒿、葫蘆瓜等,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這些蔬菜的幼苗,希望大家跟著我學,學會以后,能夠在自己家里的房前屋后試種,今后,家家戶戶都能夠吃上蔬菜?!?月25日,白玉縣贈科鄉(xiāng)八埡村第一書記高照勇在蔬菜大棚里,向前來學習蔬菜種植技術的村民說,種植蔬菜的效益一定比種青稞好。

     “高書記到了我們村以后,我不僅聽說了好多過去從來都沒有聽到過的蔬菜名字,看到了這些蔬菜發(fā)芽、成長,而且還吃到了這些蔬菜,他帶領我們建設的這兩個45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年的收入就有10000元。”村民扎呷說,過去,八埡村只能種植白菜、蓮花白、蘿卜等,村民主食糌粑、酥油,既不會種菜,更不會炒菜。

      高照勇是白玉縣扶貧開發(fā)局的職工,作為第一書記,他進駐八埡村后,很快走訪完全村60戶325個村民。從燈龍鄉(xiāng)到贈科鄉(xiāng)要翻越一座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其中有20公里左右是陡峭的亂石路,交通條件差。村民依然靠落后的耕作方式廣種薄收,產(chǎn)出低、收入少,內(nèi)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

      想對策、尋出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底調(diào)查,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高照勇認為可以把家鄉(xiāng)的一些蔬菜種子和種植技術引進來。但這里的氣候條件完全不能和姑咱相比,于是,他爭取到政策和資金,動員村民和他一起修建了蔬菜大棚。

     “村民完全沒有種植蔬菜的概念,我磨破嘴皮,解釋種植蔬菜的好處,他們?nèi)匀话胄虐胍桑瑓⑴c的積極性不高?!备哒沼抡f,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成效來說話,他和駐村工作隊員、鄉(xiāng)干部、村干部一道精耕細作,嚴把每一道工序關,幾個月后,蔬菜大棚里長出了青椒、萵筍、芹菜、黃瓜、茄子??吹锦r嫩的蔬菜,村民們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主動要求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后來,村民們不僅掌握了蔬菜種植技術,還希望學習烹飪技術,高照勇通過縣上有關部門的組織,讓村民參加烹飪培訓。

    “現(xiàn)在,村民們都能夠炒出幾樣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备哒沼抡f,今年,他又引進了茼蒿、豌豆、空心菜、葫蘆瓜等,村民能夠踴躍參與,而且還在自己家里種植蔬菜,這讓他感到非常高興,不僅改善了村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質(zhì)量,而且調(diào)動了村民擺脫貧困的積極性。

     扎呷曾因患有嚴重的肺病導致家里貧窮,高照勇了解到他家致貧原因后,鼓勵他積極治療,不能自暴自棄,通過醫(yī)療幫扶,讓他得以康復。“這段時間,我參加了村上組織的植樹勞動,我和愛人已經(jīng)種了十幾天,每天有180元的工錢,已經(jīng)有4000多元的收入了?!痹日f,他家一共3口人,孩子三歲了,在上村幼兒園。通過鄉(xiāng)村干部和第一書記的幫扶,他參加了勞務培訓,并通過介紹務工,做野生菌生意,加上政策性收入,他家已經(jīng)順利脫貧。

     2016年,在縣上的支持下,八埡村公路實現(xiàn)了硬化,網(wǎng)絡通訊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為了轉(zhuǎn)變村民的思想觀念,高照勇和駐村隊員一道定期通過農(nóng)民夜校宣講政策、開展娛樂活動,凝聚人心,和諧鄰里關系。

      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產(chǎn)業(yè)發(fā)展措施隨即落地見效:建立集體牧場,60頭牦牛集中養(yǎng)殖,僅2018年就實現(xiàn)收入2萬元;去年試種5畝油菜獲得成功,今年擴大種植面積500畝;建立農(nóng)民合作社,開展菌類加工,售賣水磨糌粑;建設蔬菜大棚,在滿足村民所需以外,打開了銷售市場,增加了群眾收入……

  “我們村里木匠、畫匠多,為什么不能依靠技術致富?我聽說,大家面子觀念重,認為出去打工是可恥的,這是非常荒謬的想法。在內(nèi)地,很多人依靠手藝脫貧了、致富了,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不是坐等來的?!痹谵r(nóng)民夜校,高照勇一針見血地指出,過去,村上曾有不少外出乞討人員,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才是可恥的,希望大家能夠走出去,依靠自己的技術多掙錢,摘掉“窮帽”。

      村民稱參加完農(nóng)民夜校回家,躺在床上輾轉(zhuǎn)難眠。自己有手木工手藝,家里卻沒有什么經(jīng)濟收入,第一書記的話讓他幡然醒悟,改變自己貧窮面貌的不是別人,而應該依靠自己。于是,他到附近務工,一天可以掙250元,兩個多月后,拿著1.5萬元工資,興高采烈地找到高照勇,說他“一語點醒夢中人”,讓他掙到了錢。

村民良呷家里有5口人,日子并不好過。他曾到玉樹州去包了一個小工程,“小賺”了一筆錢,回來把家里裝飾一新。

   “現(xiàn)在貧困戶的住房可真漂亮。”新建房戶扎西澤仁告訴記者,因為貧困戶享受到了國家更多的政策優(yōu)惠,就拿易地搬遷來說,2016年,可享受建房資金10萬元;2017年,家有一二級殘疾人的可享受13萬元;2018年,可享受11萬元。按照“五改三建”和農(nóng)戶自籌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國家為易地搬遷貧困戶新建了住房,連統(tǒng)一購買家具這樣的事情都替農(nóng)戶做到了,農(nóng)戶只需拿鑰匙就可以入住。

     看到村里的手藝人外出掙到了錢,貧困戶們羨慕極了,紛紛謀求外出務工的途徑,村里31戶貧困戶就有10戶外出務工掙錢。“掙的是辛苦錢,靠奮斗得來的錢,心里踏實?!痹鳚扇矢嬖V記者,村里有好多畫匠到德格等地畫室內(nèi)裝飾畫,一天300元,一個月就可以掙1萬元。

高照勇告訴記者,僅今年,全村植樹收入就有30萬元,主要種植楊樹等樹種,成活率高,既綠化了山川,又增加了群眾收入,僅此一項,參加植樹的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

     汽車隨著通村水泥路蜿蜒上行,記者站在山坡上,但見溪水潺潺,田野碧綠一片,星星點點的藏房點綴其間,一群白鴿在田野里悠閑地覓食,時而成群飛翔在村莊的上空,成群的牦牛在藍天白云下,青青的草地上,與絕美的風景渾然一體。整村脫貧后的八埡村民在大山深處描繪著壯麗的小康畫卷。


  • 上一篇:理塘縣扶貧愛心超市接交通銀行111萬......
  • 下一篇:雷霆手段彰顯執(zhí)行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