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暑期小記者習作選登
編者按:
首期小記者夏令營圓滿閉營,來自不同學校的14名孩子順利完成報紙采編、新媒體學習實踐的緊張課程,收獲頗豐。在夏令營中,他們累并快樂著,感受著第一次編輯、第一次采訪、稿件第一次見報的喜悅;他們經過歷練,學會團隊協(xié)作;他們感受民族文化傳承,了解身邊的新農村建設,并用稚嫩的筆觸記下眼中家鄉(xiāng)的變化。
種下夢想,不離不棄。在眾多傳媒專業(y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愿越來越多的小記者們在這個夢想園地快樂成長。
巴桑拉姆(10歲)
烏云生氣地把天空遮住了,而我的內心卻是陽光明媚的,今天,我們將要去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講解員姐姐帶我們參觀了很多房間,第一間是民居生活,藏民族生活廚房內呈現(xiàn)了數十件珍貴原生態(tài)的生活必備用具,同時復原了真實的藏式民居及生活方式,古今同在,情趣俱佳。在農耕文化房間里,展示了康藏高原上農區(qū)藏族人民勞作時所需最常用的各類農具及獨特生產場景,如“二牛抬杠”。緊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三個房間,這里陳列著大大小小的嘛呢石,藏區(qū)嘛呢石是將經文及咒語銘刻在各類石頭上來弘揚佛法、祈求加持、懺悔罪過,因此被稱為“嘛呢石”。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藏醫(yī)藥學、經版印刷等等,在驚嘆與好奇中參觀博物館的時間結束了,對于我個人來說收獲很多。
白瑪康珠(9歲)
7月15日,小記者夏令營第三天,我們來到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去感受我們康巴高原的傳統(tǒng)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本身就是康巴地區(qū)特有的傳統(tǒng)藏式建筑。石頭砌成的墻壁,粗大的木頭柱子,精美的藏式家具,還有房頂隨風飄動的五彩經幡,讓我感覺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家鄉(xiāng)。
來到民居生活館,映入我眼簾的藏式用具件件都非常精致獨特,有些器具還是第一次看見的,阿西土陶給我的印象很深刻。講解員姐姐說:“阿西”的意思是一個好地方,那里盛產土陶,這種黑陶純手工技藝制作,用其烹煮食物味道鮮美可口,對人體十分有益。
進入到第二站農耕文化館,一進門,就看見了兩頭黑牦牛架起的“二牛抬杠”,解說員姐姐說:“牦牛跟藏族的生活息息相關,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
在唐卡繪畫制作館,大家都認真聽著講解,我發(fā)現(xiàn)了兩塊牌子上分別寫著“多智,著名藏文書法家,噶瑪噶孜畫派傳承人,知名藏學專家”“噶松多吉,著名藏文書法家,噶瑪噶孜畫派傳承人”,他們都是了不起的專家。
展館里還有很多關于藏族的民俗文化、勞動生活畫面的陳列館。想了解康巴傳統(tǒng)文化嗎?那就歡迎您到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丁雪麗(10歲)
去報社的第三天,我穿上漂亮的小記者服,佩戴著小記者證,背著媽媽親手為我做的香噴噴的餅干和果汁,頓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今天,我們要去參觀非遺博物館。
在博物館,我們真是飽了眼福,我們了解了阿西土陶的制作。阿西土陶是稻城縣獨特的藏族手工產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稻城亞丁“四絕”之一。
我們觀賞了唐卡,了解了用來繪制唐卡畫的天然礦石顏料。老師還給我們詳細講解了《德格藏文書法》、《藏文二十六個字母》和藏藥劑型。
在馬鞍展廳,各式各樣的馬鞍看得我眼花繚亂。非遺博物館是一個藏族文化的縮影,參觀完后,感覺自己也成了一本“小百科全書”。
李佳怡(10歲)
7月15日,我們來到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并跟隨一位解說員姐姐參觀博物館。
跨過門檻,許多藏族家具映入眼簾,一股松汁味彌漫開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阿西土陶 :阿西土陶是藏族黑陶的一種,是由一種叫黑金的土壤制成。黑金是一種分層次的土壤,制作阿西土陶需要將有雜質的第一層去掉,只用剩下的制作,這樣制成的阿西土陶含有微量元素 ,用它泡茶對人體有益處。
剛走進大門,我就被一些箱子吸引住了。“這些箱子是用牦牛皮制成的。”解說員姐姐微笑著說道。我的好奇心立馬出來了,我便鉆研起這些箱子來,還忍不住摸了摸,“大家別忙著拍照,看這里——牦牛標本”,解說員姐姐說:“牦牛是藏區(qū)必不可少的,藏族人民用它耕地,用它的毛皮做大衣,肉可用來食用······”
在嘛呢石刻展館,映入眼簾的是滿屋子的石刻,一進門我就被“千佛像”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些佛像都一模一樣,怎么回事呢?原來是使用了一個專門的模具來制作佛像。我拍了一張照片又隨著隊伍進入下一站。
來到第五站,還沒進門,就聞到一股難以形容的刺鼻味道,我皺了皺眉毛,這是什么東西啊?原來是一堆歷史悠久的馬鞍,“這馬鞍上怎么有銅?”我奇怪地問,解說員姐姐說:“每個馬鞍上都有銅、銀、金,以往人們根據這些來了解馬的主人的經濟情況。”
在非遺博物館,我受益匪淺,更為藏族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希望這種民族文化代代傳承。
李蔓琳(9歲)
2015年7月15日,我們來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今天的天氣也特別晴朗,好像在為我們開綠燈一樣。
“阿西土陶”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歷史淵源可追朔到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是獨特的藏族手工工藝產品,也是稻城亞丁“四絕”之一,它產于稻城縣赤土阿西村,是藏家的傳統(tǒng)土法手工藝產品,又稱藏族黑陶,其制作為純手工技藝,復雜精細。取材獨特,用其烹飪出來的食物味道特別鮮美可口,并且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制作阿西土陶的原材料由白色黏土、紅色黏土以及風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混合而成,制作工具為木拍、木刮、木墊、木榔頭等木制工具。制作流程主要有:采土——采集白黏土和紅黏土兩種;曬土——把采好的紅土與白土分別裝袋,按比例混合后曬晾;舂土——用陶棰敲擊土塊,使之細碎;篩土——敲碎土塊后,用篩子篩出細泥;和土——在孱好的沙子泥中加水用手攪拌,并揉搓成圓狀陶土;制坯——將揉拌均勻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條狀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據所需的器物用手捏制成大體輪廓,磨光內外器壁和沿口,可鑲嵌白瓷片,點飾動物和幾何紋圖案;燒陶——以木柴、樹枝葉為燃料,對陶土坯進行燒制,約需20分鐘左右;埋陶——將被燒制過的陶器迅速埋于準備好的鋸木灰當中,其間需進行翻動,并要用長木棍不斷戳灰堆以透氣;起陶——埋陶約15分鐘后,將其取出,冷卻約5分鐘,再用松葉蘸滾燙的酸奶渣水或米湯水在燒埋好的陶器內壁刷一圈,以防滲漏;打磨——用氈布對燒制好的陶器進行拭抹。這也是黑陶制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實用性、觀賞性、工藝性為一體,兼具生活按照不同的用途,阿西土陶大致可分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兩大類,在藏區(qū)使用的各種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飲具以及香爐、酥油燈等一應俱全,外觀古樸、形狀多樣,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欣賞價值。
楊宛迪(10歲)
7月16日,風和日麗,碧空如洗,小草迎風起舞。我唱著輕快的歌兒,欣賞著一路的風景,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游覽阿里布果轉山道,進入白土坎村了解農村的發(fā)展變化。
我們來到一家農家樂,映入眼簾的是一盆盆盛開的鮮花,女主人微笑著迎接我們的到來。聽女主人介紹說,農家樂已經開了很多年,成了康定人民休閑的好去處,自己也因此過上了小康生活。這幾年,農村的變化天翻地覆,以前的臟、亂、差不見了,換來的是干凈、整潔的新農村。
從農家樂出來,走了不遠,一間別具一格的客棧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們走進去左瞧瞧右看看,咦?這里怎么會有一個外國人?。克哌^來,用流利的中文說到:“我叫羅悅朋,是這家客棧的主人,我來中國已經9年了,希望大家喜歡我。”他帶著濃重鼻音的話讓我們笑了起來,感覺十分親切。說到為什么在康定開客棧,羅先生說:“康定是情歌的故鄉(xiāng),我喜歡康定。”看來我的家鄉(xiāng)康定真是個好地方,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連外國人都吸引來了,并且來了就不想走啦!
馮宇鑫(11歲)
7月16日,我和小記者夏令營的伙伴們準時來到報社,向白土坎村進發(fā)。
來到白土坎,映入眼前的是青翠的草坪、挺拔的樹木······一切看來都是那么和諧,那么生機勃勃。村支委阿姨向我們介紹,這里本是一片農田,隨著這幾年的發(fā)展,才慢慢的變成了現(xiàn)在的城市公園,從前這里的村民都種地,現(xiàn)在個個都有了致富的好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歡歌笑語中沿著村中的道路來到“蒲四哥農家樂”,我們采訪了農家樂的老板娘。農家樂在康定有點名氣,這幾年發(fā)展很快,從原來只能容納三桌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可容納三十桌。
接下來我們又接著參觀了“匯道客棧”, “匯道客棧”的老板是一個美國人。他很喜歡魔術和搜集舊錢幣,他還有一條可愛的狗名叫露茜。我們在這里結束了愉快的采訪行程。
瑛超拉姆(10歲)
7月15日,這一天風和日麗,我們去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采訪。
博物館的外觀雖然看上去和其他藏房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這里收藏著藏族人民的文化。這座藏房是用云杉木建成,柱頭是目前直徑最大的稀少云杉木,在建筑史上極為罕見。我邊看邊贊嘆:“沒想到構建這座藏房也是一項非遺文化?。?rdquo;
在農耕文化展館,展示了康巴高原上農區(qū)藏族人民勞作時所需要的各類農具及獨特物件和生產場景,如:“二牛抬杠”。一件件古老的用具,經過歷史的洗禮,散發(fā)著藏族文明的氣息。我們還聽取了關于阿西土陶的講解:阿西是稻城縣一個村的村名,阿西土陶原是最普通的用具,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它取材獨特、外觀古樸、形狀多樣,同時還具有保健作用,深得大家的喜歡和推崇,如今阿西土陶已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過今天的采訪我的收獲是:文化是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我們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偉大,我們要好好學習,把文化傳承下去。
王煦揚(10歲)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夜,清晨,我同13名“小記者”在老師帶領下經過阿里布果轉山步游道去采訪。阿里布果山又名白土坎,此山早年山名眾多。乾隆《打箭爐志略》為“阿穆喇貢山”,光緒《打箭爐廳志》為“阿喇穆”,1980年《康定縣志》為“阿穆貢布山”。阿里布果轉山步游道于2013年7月修建而成。沿著步游道往上走還有籃球場、網球場、停車場,再往上走還有一片樹林,是阿里布果山上村民種植的公益林。
阿里布果轉山步游道位于康定城區(qū)的山腰上,從公主橋延伸至子耳坡,走在這條路上,可一覽康定城全景、秀麗的跑馬山麓以及山腰上的金剛寺、南無寺。是一條絕佳的觀景健身步行道。
徐怡然(10歲 )
7月16日,我與13位小記者踏上了那潮濕而又漫長的道路,前往白土坎村采訪。
走上一段長長的臺階,一位阿姨早已在那里等候我們。阿姨介紹說:這條步游人道是2013年開始修建的,而白土坎村是在1983年開始改建的,以前這里很多地方沒有開發(fā),游客也很少。 現(xiàn)在,村民們開起了農家樂、修建了停車場、籃球場、網球場等,不僅游客多了,而且也有名氣了。接下來我們來到一家農家樂,以前只能接待3桌客人,而現(xiàn)在可以接待30桌客人。
在白土坎村,我發(fā)現(xiàn)了農村新變化,也感受了農村有趣的生活。
何嘉玥(15歲)
7月16日,我同13位“小記者”來到了白土坎村采訪。
走在阿里布果路上,大家氣喘吁吁,那一級一級的臺階仿佛是直通天空無盡的天梯,讓人頭暈目眩。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登上最后的臺階,一個巨大的籃球場映入眼簾,大家飛奔過去,進行了一場“無規(guī)則、無紀律”的籃球賽,伴著老師同學的歡笑。
接著,我們采訪了一戶農家樂和一間客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匯道客棧”。它是由一位“老外”開的旅店,不僅可以吃披薩,還能喝咖啡,還有WIFI可以享用。這位“老外”名叫克瑞斯,他幽默風趣,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經商頭腦,他懂得在繁華的康定市經商,在著名旅游景點——白土坎開設一間別具特色的客棧。
半天的采訪,讓我們切實感受到白土坎村的變遷。
格桑優(yōu)優(yōu)(9歲)
在陽光明媚的星期四,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去白土坎村采訪。
我們來到阿里布果道,這條道上無論白天還是傍晚,總有許多人鍛煉身體。每個人看上去都覺得特別精神,我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欣賞著沿路的風景,不時的拿起相機拍照。
登上了一道長長的臺階,我們來到一個籃球場,伙伴們高興極了,你追我趕地打起了籃球。男生和女生各為一隊,我們打了一場“比賽”。
在村里的農家樂,聽老板講了村民們生活的變化。在匯道客棧,我們見到了客棧老板——外國叔叔克瑞斯,他到康定已經9年了,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他還會說藏語,最喜歡的事是攝影和變魔術。時間過得很快,大家依依不舍地離開客棧,期待著下一次能再去客棧玩。
高爽(10歲)
第一次來到白土坎,心里充滿激動。剛來、一片新綠便映入我的眼簾。
一片充滿活力生機的小草傲然挺立著胸膛,一顆顆小水珠將小草壓彎了腰,周圍的小花小樹隨風搖曳,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們來到一家農家樂,了解村民的新生活。根據老板娘的講述,我們得知國家的政策好了,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剛開始時只能接待3桌人,現(xiàn)在可容納300人。
在白土坎村,我們遇到了經營匯道客棧的克瑞斯,他的中文名字叫羅悅朋。他喜歡變魔術,收集錢幣,用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為我們帶來歡樂。當然,還有他的那只可愛的小狗露茜。我還認識了三個可愛的外國小朋友。
不知不覺,時間很快過去,我告別了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結束了快樂的采訪。
倪雨妍(9歲)
晚上,星星眨著眼睛仿佛問我:“明天你要去哪?”“我要去白土坎村看看農村的變化”,我微笑著回答。慢慢進入美妙的夢鄉(xiāng),等待新的早晨。
清晨與夏令營的同學們在報社匯合,大家一個個像快樂的小燕子。
我們跟著老師來到白土坎村,那里山水青青。我們爬上一段長長的棧道,往下看了看,山下的街道房屋好似縮小了幾倍。
在白土坎村我們采訪了幾個都很有趣的地點,最后一站居然是一間外國人開的客棧。店主是個樂觀的叔叔,他為我們表演了許多魔術,我最喜歡“變繩子”。叔叔用了幾根長短不一的繩子放在手上,灑了一點兒“魔法粉”,奇跡發(fā)生了,繩子居然變得一樣長了,叔叔變這個魔術最讓我們知道:世界上每一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