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洪,1975至2007任康定縣金湯鄉(xiāng)先鋒三村村委會主任,2007年任該村黨支部書記。40年來,他憑著為民服務的信念,以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助人為樂、心系群眾、甘于奉獻,他的事跡猶如在康巴大地上孕育出的一首時代情歌,無數(shù)次被人們傳唱,他是當代最美的村支書。
他樂于為民分憂。天還未亮,周易洪趕著騾子馱著兩大袋砂石,悄悄地來到村里一個建房工地,倒掉后飛快地消失在夜色中,連他自己也記不清這已經(jīng)是第幾趟了。這是村里的一戶貧困戶,家中無勞動力,妻子重病在身,孩子還要讀書,生活十分貧困。村支書周易洪總是默默地幫助他們,為了不讓他們知道是誰做的,他總是趁著天黑悄悄幫助他們,直到一次一位村民無意中看見他,消息才不脛而走。2000年深秋的一個深夜,周易洪借著微弱的星光,一個人默默地在通村公路的工地上搬運土方。每個人都知道,當周易洪又一次深夜勞作的時候,必定是在為缺乏勞力的困難戶做“義工”。在這條后來被村民稱為“先鋒公路”的路上,有些故事都會慢慢淡忘,但周易洪,卻總是被村民們無數(shù)次提起,讓人無限感動。
他甘于為民奉獻。先鋒三村是一個“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窮地方。周易洪對人背馬馱之累體會很深,也充分感受到那種望路興嘆的苦。因為沒有路,村里人均收入不過幾百元;因為沒有路,他們成了金湯鄉(xiāng)最閉塞的村子。2000年,作為先鋒三村的老支書,他自己帶頭修山路,沒修路資金就把自己家的錢墊上,沒有工具就自己帶工具,帶領村民投工投勞,硬是修通了長達9公里的通村路。他又四處奔走爭取縣上支持將路面拓寬,如今,家家戶戶都通了聯(lián)戶路。先鋒三村從此不再閉塞。2010年,全村硬化路建設完成。路是越來越好,村民生活也慢慢好起來,可周支書家由于修路卻欠上了債。幫助別人家修了路,自己家的路還不好走。
他樂于助人為樂。在金湯鄉(xiāng)先鋒三村,你會看到周易洪常背著行動不便的87歲老人袁開華到院壩曬太陽。他像個孝順的兒子,給老人最貼心的撫慰。袁開華老人曾經(jīng)癱瘓在床8年,在兒女們悉心照顧的同時,周易洪把他當作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對待,每天他進出老人家中,幫老人料理家務,給老人講故事、講笑話、講黨的最新政策。老人說,周易洪就是自己的親兒子,他給了自己太多的關懷,因為有周易洪這個村支書,他很幸福。周易洪還經(jīng)常照顧本村和外村的3戶“五保戶”,經(jīng)常送去糧油、掛面、臘肉等生活物品,“五保戶”沈龍清常生病,周易洪就經(jīng)常背他到鄉(xiāng)醫(yī)院治病。
他善于為民解難。為了改變村民看不上電視、喝不上干凈水、子女上學難等現(xiàn)狀,周易洪多次到縣委組織部、水利局、廣電局、教育局等部門爭取項目支持,并帶領村干部發(fā)動全體村民義務投工投勞,建成了村級活動室、人口飲水工程、地面接收站、村小學教室、籃球場。為了帶領村民致富,他四處聯(lián)系用工單位幫助村民務工。如今,村里每年都有120多人在他的幫助下外出務工,人均年收入近萬元;為了增加村民的副業(yè)收入,周易洪帶領村民結合村情實際,大力發(fā)展花椒、核桃等干果種植。為了避免村民走彎路,周易洪總是自己先試種,成功后再推廣。如今,先鋒三村300余畝花椒、100余畝核桃已成為村民們的主要副業(yè)收入……
如今的先鋒三村,鄉(xiāng)風文明、團結和諧遠近皆知。
好人寄語:以前我是一名普通黨員,現(xiàn)在是一名村支部書記,在我的生命中,助人為樂已成為一種習慣。
道德點評:周易洪是一面旗幟,在雪域高原高高飄揚。周易洪同志40年來,以愛崗敬業(yè)的精神,憑著為民服務的信念,助人為樂、心系群眾,甘于奉獻,他的先進事跡感動著身邊的人。他的事跡猶如在康巴大地上孕育出的一首時代情歌,無數(shù)次被人們傳唱,他是當代最美的村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