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訪貧問苦要做到群眾心坎上

甘孜日報    2018年01月18日

  ■楊維兵

  新春佳節(jié)既將臨近。而每年的春節(jié)前后,各級各地各部門都會組織各式各樣的訪貧問苦、訪寒問暖活動,力求讓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困難老百姓,過上一個溫暖安寧、幸福美滿的春節(ji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應該說,在天寒地凍的日子里,組織開展訪貧問苦、訪寒問暖活動,已經(jīng)成了各級各地黨委政府及其部門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但這樣的常規(guī)工作如果做不好或做得不到位,不僅暖不了人心,還會傷了群眾的心。

  形式主義折騰人,官僚主義害死人。訪貧問苦、訪寒問暖,直接面對的是困難群眾,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一套。然而,每每總有一些干部熱衷于此。有的習慣于搞一陣風、一窩蜂,要求年底大走訪、新春走基層等工作一天內或一周內全部結束;有的只求領導上鏡頭,不許群眾搶鏡頭;有的慰問線路精挑細選,路邊就近安排,生怕領導多跑路;有的提前讓老百姓排演該講什么,不該講什么,生怕群眾不會說話或亂說話……凡此總總,重形式輕內容、重領導輕群眾的做法,不僅部門反感,老百姓也不買賬,必須力戒。

  顧名思義,訪貧問苦、訪寒問暖,關鍵在“訪”,重點在“問”,也就是要通過深入細致的走訪,真正將老百姓的實際困難了解清楚,并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與問題。這就要求組織者、參與者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帶著一顆真心,懷揣一份真誠,真正深入到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家里床頭、田間地頭,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要做耐心細致的噓寒問暖、談心交心、排查問題等工作,不能也不允許人下去了心沒有下去,到了群眾家里,不會說群眾語言,不愿聽群眾意見,不能幫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只滿足于送米送油或送慰問金,只習慣于打哈哈、打轉轉。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是黨和政府的職責,也是訪貧問苦、訪寒問暖的題中之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應該去做什么,要盡量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實事,不能干雨后送傘的傻事蠢事尷尬事。要突出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聚焦群眾、企業(yè)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中,把我們的決策部署、幫扶措施一項一項落到實處,把普惠民生的事業(yè)一步一步推向前進。不僅要關注對象戶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還要關注面上存在的諸如拖欠農民工工資、企業(yè)招工用工難等矛盾和糾紛。不僅要為困難群眾“輸血”,更要為他們“造血”;既要精準扶貧,更要長遠扶志扶智,切實增強他們抗御風險、戰(zhàn)勝困難、發(fā)家致富的能力,不能養(yǎng)懶漢,更不能制造懶漢。

  坐在辦公室里,都是難題;走到基層去,全是辦法。訪貧問苦、訪寒問暖,不是坐在辦公室里就能做到或做好的。各級各地各部門及其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只有堅持走出去、走下去,真正做到“走轉改”,落實好“嚴細實”,讓心與群眾貼得更近、情與百姓系得更密,以真心換取真心,以真情贏得真情,不僅干部不會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群眾也不至于在寒冬中孤苦伶仃寒了心,“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也才會真正有分量、有質感。

  • 上一篇:聚焦法治扶貧 助力脫貧攻堅
  • 下一篇:用責任和擔當抓好春節(ji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