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牢記“文以貫道”的職責使命

《甘孜日報》    2016年03月01日

——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 
    ■ 人評
    這個“道”,從立場上說,就是要“為黨為民”;從原則上看,就是要堅持“正確導向”;從方法上講,就是要注重“效果意識”
    “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上周五,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論述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新聞人的職責使命:“高舉旗幟、引領(lǐng)導向,圍繞中心、服務(wù)大局,團結(jié)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lián)接中外、溝通世界”。
    這48個字,既有方向要求、責任要求,也有能力要求、創(chuàng)新要求,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新聞輿論工作的一個總綱。而在所有這些要求中,方向要求無疑是第一位的。用流行的一句話來說,方向?qū)α?,就不怕路遠。反之,方向錯了,前進就是倒退。在知識和信息爆炸性增長的時代,一只蝴蝶的飛舞,就有可能引起千里之外的一場風暴??梢哉f,社會情緒的起伏、社會心態(tài)的悲歡、社會秩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與新聞輿論相關(guān)。作為新聞信息的甄別者、新聞傳播的主導者,新聞工作者肩上的擔子前所未有的重。也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古人講,“文者,貫道之器也。”對于新聞輿論工作,這個“道”,從立場上說,就是要“為黨為民”。換句話說,就要加深理解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要看到,黨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那些“你是替黨講話、還是替人民講話”,“你是站在黨一邊、還是站在人民一邊”的論調(diào),把黨性和人民性對立起來,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堅持黨性,新聞輿論才能有明確的立場和方向;堅持人民性,新聞輿論才能獲得活力源泉和動力根基。
    這個“道”,從原則上看,就是要堅持“正確導向”。傳播理論中有一個“把關(guān)人”的概念,任何新聞報道都有導向,報什么、不報什么、怎么報,都包含著立場、觀點、態(tài)度。新聞媒體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我們這么一個大國,有13億多人,每天發(fā)生大量事件,存在大量問題。如果只看黑暗、負面,不看光明面、正面,雖然報道的事是真,卻是一種不完全的真實。以新春期間的“返鄉(xiāng)日記”體報道為例,有人看到的是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有人看到的是農(nóng)村“空心化”的凄涼;有人看到的是山水如畫的故園,有人看到的是無處不在的污染;有人贊頌鄉(xiāng)村淳厚質(zhì)樸的民風,有人則悲嘆物欲侵襲下的陋俗……哪個才是真實的中國?什么才是我們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只有把握好局部真實和整體真實的關(guān)系,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的報道才能真實準確、分析客觀,引導人們分清對錯、好壞,善惡、美丑,激發(fā)人們向上向善的力量。
    這個“道”,從方法上講,就是要注重“效果意識”。批評報道做得好,就會有正面效果;正面報道做得不好,也會產(chǎn)生負面輿情。隨著輿論環(huán)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深刻變化,正面報道也要注重提高質(zhì)量和水平,不能只有立場、沒有效果,只有原則、沒有方法。換句話說,正面宣傳絕不等于“剪刀加漿糊”,更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傳。增強“效果意識”,先要有“問題意識”,看看我們是不是還在用老辦法、老調(diào)調(diào)、老習慣寫報道、講故事,看看究竟有多少受眾真正愛看、愛聽我們傳播的內(nèi)容。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工作的適應(yīng)能力,不斷提高面對不同口味受眾的“烹飪水平”,我們才可能增強對外傳播的“自塑能力”,讓新聞作品更有“時代溫度”。
    作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記者筆下有財產(chǎn)萬千,記者筆下有毀譽忠奸,記者筆下有是非曲直,記者筆下有人命關(guān)天”。牢記“文以貫道”的職責使命,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這是每一名新聞工作者不可缺少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是我們回報時代的光榮夢想。

     
    
 
  • 上一篇:為建設(shè)美麗生態(tài)和諧小康甘孜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下一篇:城建藍圖繪到底需“頂層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