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把新聞寫在甘孜大地上

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08日

      

         編者按

         在甘孜大地上,有一群記錄者,他們用手中的筆和相機記錄時代,用敏銳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腳步“丈量”甘孜大地。

         ■本網(wǎng)記者 馬建華

         我從事新聞工作迄今已經(jīng)有23個年頭了。從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到中年,我走過了甘孜州的山山水水,記錄和見證20多年來,雪山牧場和農牧民生產(chǎn)生活的變遷。

      19989月,在一次采訪中,我無意聽到康定中學高三學生不幸患上白血病,正在成都接受治療,作為工薪階層的家庭無力承受高額醫(yī)療費用。我立即到學校和丹巴進行采訪,呼喚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于是,整版的長篇通訊《愛心讓死神望而卻步》在甘孜日報月末版發(fā)表,州委書記、州政府州長帶頭捐款,謳歌了社會正能量,該廣播專題獲得了全省廣播電視好新聞獎。

      20059月,州委組織部組織全州優(yōu)秀文藝骨干采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我被派往鄉(xiāng)城縣、稻城縣和得榮縣采訪,在近一個月的采訪期間,我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事跡感動著,我們走牧場、訪農戶,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故事感動了讀者。這期間,因為2003年的那場車禍,我大腿里面還留有鋼針,手臂上還留有鋼板。由于長時間在野外徒步奔波,鋼針的螺帽已經(jīng)把大腿肌肉頂起了一個大大的包塊,每走一步都疼得我齜牙咧嘴,頭上冒著大顆大顆的汗水。同行的鄉(xiāng)城縣委宣傳部領導看到我劇痛難忍,讓我在賓館休息,但我還是拒絕了領導的好意,一直堅持要到新聞現(xiàn)場。最后,螺帽竟把肌肉頂穿了,螺帽清晰可見。我忍痛把螺帽拔掉,留下一個窟窿,我止住了鮮血,打電話詢問我的主治醫(yī)生,他說,螺帽掉了不礙事,要盡快去醫(yī)院做消炎處理。經(jīng)過簡單處理后,我堅持了下來,采寫了《愛民書記何述斌》、《全國勞模的悲歡離合》等三篇長篇通訊,在甘孜日報發(fā)表并收入《雪域先鋒》一書,部分稿件還獲得了全省廣電好新聞獎。

     2011年元月,我前往爐霍縣拍攝消防大隊大隊長卻吉尼瑪先進事跡的專題片。

      在爐霍縣城附近的一個村民家里,老人激動地向我們講述火災發(fā)生時的情景,家里沒有人,兩個孩子玩火點燃了草堆,爐霍縣的民居是全木結構,干柴遇烈火,情況萬分緊急,兩個孩子被困在火場。卻吉尼瑪接到火警后,立即帶領消防戰(zhàn)士趕到現(xiàn)場撲滅了大火,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

      老人正在接受我們采訪的時候,一個高約一米八的漢子從外面進來,罵罵咧咧地干擾我們的采訪。

      中年男人不聽我們的解釋,和老人爭執(zhí)起來,老人說:“做人要講良心,人家救了我們的孩子,保住了我們的房子?!?/span>

      中年漢子把老人拖進了家里,把門關上了。

     我聽見屋里傳來毆打的聲音,聽見了女人的哭喊聲,我們正準備進去勸架,只見男子揮舞著菜刀沖了出來,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拿上攝像器材往外跑。

     由于對不熟悉地形,我跑了兩三百米遠,竟然和“菜刀男”迎面撞上,我趕緊往相反方向跑,跑到一戶開著門的藏民家門口時,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踉踉蹌蹌地倒在了地上,看見大門距離我僅幾步之遙,對我來說,仿佛那就是生死之門。中年漢子看見我無縛雞之力,他把菜刀從我的身上飛過去砍在了石頭上,冒出一股青煙。幾近瘋狂的大漢被隨后趕來的公安干警控制。

     后來,據(jù)被毆打的老人講,這個中年人是他的女婿,女兒幾年前已經(jīng)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女婿大逆不道,經(jīng)常毆打他。在老人的眼里,他的女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棍。

     縣領導得知我們采訪遇襲,前來安撫我們。臺領導征求我的意見是否需要換人,我說,消防官兵在火場將生死置之度外,這點恐嚇算什么,壓力再大,我也要把這次宣傳報道做好。經(jīng)過10多天的拍攝,我們做了一個專題片、6集系列報道。央視《新聞聯(lián)播》等多個欄目采用了我們拍攝的視頻資料,卻吉尼瑪被評為第四屆全國“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模”。

     20138月,由于超強度的編輯和寫稿工作,我因高血壓住進州人民醫(yī)院,在住院期間,病情控制后,我采訪了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如何預防野生菌中毒,到菜市場采訪民生新聞。

     20077月,我們得知丹巴縣楊柳坪亞馬太自強不息的故事。她的弟弟早年在電站上班,被洪水沖走不幸離世,留下幾個月大的侄兒,她和弟媳婦相依為命把侄兒拉扯大,現(xiàn)在又在幫助侄兒帶孩子。我們趕赴丹巴縣拍攝紀錄片《藏寨姐妹》,亞馬太是個堅強的女人,因為小兒麻痹癥,她的雙手失去了應有的功能,在逆境面前,她學會了用雙腳自食其力,她可以用雙腳做刺繡、摘花椒、做飯、帶孩子,無所不能。我們用鏡頭記錄下了她的堅韌、堅強,英籍華人、國際紀錄片專家彭文蘭和江安西女士的精心指點下,我撰寫了該片的解說詞。紀錄片播出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該片先后入圍中國電視金鷹獎、國際紀錄片金熊貓獎、中國西部國際紀錄片最具人文關懷獎、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頒獎儀式的中國女性風采電視紀錄片二等獎、四川省優(yōu)秀紀錄片獎。2008年奧運會期間,中國外交部給州委宣傳部轉來英國外交部的明傳電報,要求引進該片在英國播出,于是,在奧運會期間,該片先后在英國播放了9次。亞馬太的勵志故事感人肺腑。

    20153月,父親的75歲生日剛過,不幸被檢查出癌癥晚期。我到省人民醫(yī)院護理了半個月,倔強的父親堅持出院,在他看來,不能因為他生病而影響我的工作。他知道我工作很忙,在人生的最后日子里,他想到的是我的工作,不讓我在他的病床前呆太久的時間,甚至想到了請護工。5月,父親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叫母親打電話讓我出去陪伴他最后的日子。不到10天的時間,枯瘦如柴的父親走了,病魔已經(jīng)折磨得他不能言語了,父親走了,給我留下無盡的悲痛和遺憾,2009年,父親在成都做肝切除手術,我正在出差做專題片,父親堅決不讓我出去陪護,請了護工,因為工作原因,我和家人極少時間在一起,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父親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母親郁郁寡歡,節(jié)假日是萬家團圓的美好時光,而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卻是最忙碌的時候,始終奔走在新聞現(xiàn)場,始終堅守在編輯部,別人舉杯碰盞,我們卻還在編輯部忙著改稿、排版、校對。

     20161月,我的女兒出生,在州醫(yī)院,我采訪兒科醫(yī)生護士,關注醫(yī)療群體的忙碌生活,孩子出生一周回到家里,我接受康定地震兩周年的報道任務,前往塔公采訪災民搬新家過新年,拍攝了一組組幸福的笑臉和展現(xiàn)災民幸福生活的照片。

     23年來,我用腳步丈量了15.3萬平方公里的甘孜大地,創(chuàng)作了50多部專題片(紀錄片)、發(fā)表200多萬字的報告文學、新聞通訊,出版了新聞集《散落的記憶》、長篇小說《河畔人家》、小說集《大渡河畔的舊時光》,捧回國家級、省級新聞獎100余件。

      新聞采訪,沒有特定的環(huán)境,沒有特定的采訪對象,也沒有特定時間,無論晝夜,無論氣候狀況,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選擇,新聞價值就是我們的第一工作信號。做好新聞工作,必須具有忠誠于崗位、忠誠于事業(yè),樂于奉獻的精神。(本網(wǎng)圖片均為我州記者在一線采訪)

 

  • 上一篇:傾情傾智抓幫扶 同心同向奔小康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