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明道小學的演出結束后,合唱團小朋友與該校小朋友合影。
▲巴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平樹,巴塘縣政府副縣長王文英向臺中市北區(qū)太平小學回贈哈達和吉祥結。
本網訊(羅凌) 9月15至16日,藏區(qū)第一個少兒合唱團——四川巴塘天籟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首次亮相寶島臺灣,在臺北市明道小學、臺中市太平小學進行文化交流活動,他們精彩的表演、清澈的童聲、可貴的敬業(yè)精神受到了當地師生的真誠喜愛和熱烈歡迎,贏得了滿堂喝彩。16日,臺灣《旺報》、臺北國立教育電臺和10余家網絡媒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等大陸40多家新聞媒體火爆刊轉了相關消息。
明道小學和太平小學都是臺北、臺中兩市辦學富于特色、重視素質教育的公立學校。兩校的校訓和愿景分別為“勤樸篤實”、“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和“創(chuàng)建知性與感性的和諧天地”,與巴塘學校倡導的“勤勉、踏實、求真、進取”、“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同出一轍。
15日,明道小學藝術團表演了該團保留節(jié)目《扯鈴》和《直排輪》。據了解,1987年建團以來,這兩個競技性藝術節(jié)目就很有名氣,《扯鈴》多次在俄羅斯、新西蘭、英、美等國上演,而《直排輪》則剛于今年7月從日本出演歸來。巴塘小朋友擅長歌舞表演,對這種競技性藝術充滿了好奇,演出結束后的交流中,明道小學藝術團的小朋友“手把手”教“天籟”的小朋友怎么扯鈴,現(xiàn)場氣氛非常友好開心。而在16日的演出中,太平小學的孩子們開場就上演了他們的拿手好戲《迎賓鼓》。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節(jié)目選用的竟然是《甘孜踢踏》常用的背景音樂,現(xiàn)場感覺一下就變成了“零距離”。當“天籟”的團員們離開太平小學時,該校特教班的殘疾學生深情演唱《大手牽小手》歡送嘉賓,令人非常感動,現(xiàn)場不少人都熱淚盈眶。
天籟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不負巴塘父老鄉(xiāng)親的重望,在兩校激情上演了8個節(jié)目。積淀著厚重民族文化風情的《激情弦子舞》,有“雪山上的紅牡丹”美譽的《少兒藏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弦子踢踏》,倡導環(huán)保理念的《民族環(huán)保服飾秀》,這些舞蹈均贏得了臺灣觀眾的陣陣掌聲。
天籟童聲合唱團是巴塘縣全力打造的藏區(qū)第一個高起點、高標準的少兒童聲合唱團體,也是巴塘文化的一張名片。此次在臺灣,身著藏裝的小朋友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踏上舞臺,隨著伴奏音樂的響起,他們又一次演唱了主打歌曲《藏文字母歌》、《桃花雨》、《一個***女兒》。孩子們表情自然,天籟之音如翠鳥彈水,黃鶯吟鳴,純凈的聲音感染著現(xiàn)場的觀眾。臺灣小朋友們雖然聽不懂藏語,但音樂不分民族地域,優(yōu)美的歌聲如同一股暖流,淌進了每一個觀眾的心田,兩個學校的同學們還與巴塘小朋友互留了電話號碼。
“我們準備了半年,來到臺灣非常激動。”小演員扎西貢布和四郎娜宗告訴筆者。“我覺得最好看的是巴塘同學們的服飾,特別是演格薩爾王的那個男生的服裝最神氣!”臺北明道小學三年級學生劉輝說。
繼去年天籟童聲合唱團成功亮相北京后,此次赴臺演出意義重大,是走出藏區(qū),情系兩岸,用文化交流打開世界之窗的一次演出。中華文化將架起連接寶島臺灣和藏區(qū)巴塘的天橋,潔白的哈達將凝聚兩岸之間的真摯情誼,久久飄飛在臺灣上空。
演出結束后,天籟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還參觀了巧克力工坊和馳名中外的景點日月潭。小演員向秋翁姆說:“這是我第一次坐輪船,我真的很開心。日月潭的水非常清澈,臺灣同胞把這里保護得很好,我們也要這樣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美麗的措普湖。”
國臺辦九洲文化傳播公司副主任賀瑋、臺灣安妮時代文創(chuàng)董事長張惠美女士和中共巴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平樹,副縣長王文英等參加了活動。
據悉,巴塘天籟童聲合唱團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赴阿里山小學、高雄市信義小學開展交流演出,并參觀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