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祥和飯莊的張老板

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24日

      ◎羅凌

      第二次到巴塘,是十五年以后的2011年。張偉在一家水電開發(fā)公司做廚師,看到巴塘過境旅游的人流量多,有了開飯館的想法。這個生意以前沒有做過,但頭腦靈活的張老板只要想到了,便會果斷地去干。慘敗過一次后,他吸取教訓,變得穩(wěn)重而謹慎,做足了準備工作。為了把飯館順利開起來,他仔細研究菜譜,借廚師崗位的便利變著花樣做菜,把八大菜系里的家常菜全部做了一遍。去任何飯館吃飯,都要品一品味道,揣摩人家的特色菜究竟好在哪里,對巴塘人的口味,他也進行了研究?!靶g業(yè)有專攻”,雖然沒有上過一天烹飪學校,但經過苦心鉆研,不管什么菜,他只要吃過一次,就能分辨出用的什么食材和調料,基本上可以做得像模像樣。

       一年后,祥和飯莊開業(yè),為方便“驢友”們來光顧,飯館開在國道318沿線的金弦子大道上。因為缺資金,最初是與一位同鄉(xiāng)合伙開,兩個月以后,同鄉(xiāng)見生意不太好,便拆資不干,去新疆做棉花生意了,張偉便獨自撐起飯館。人到中年,為了東山再起,他定了“三步走”的目標。

       第一步,在菜的味道上下功夫。他發(fā)現,巴塘人嗜辣,但不喜歡特辣,樂山、綿陽的口味與巴塘近似,所以只輾轉于這兩地請廚師。巴塘是藏漢多元文化交融之地,歷史上晉陜兩地客商云集,受他們的影響,巴塘人喜好面食,他與廚師悉心研究后,推出了“鵝腸面”。這道川菜與面食“二合一”特色菜,屬樂山口味,鵝腸、青菜用郫縣豆瓣、花椒、青椒、自制醬料、蔥姜蒜茸爆炒后,放入事先煮好的堿面里,色澤紅香綠白,勁道好吃。面的取材上,他也費了一番心思,巴塘縣城海拔2580米,鹽面容易黏糊,用堿面最好。巴塘人對面食挑剔,市場上賣的水面淀粉重,他便特意選擇了在川內久負盛名的“九襄堿掛面”做食材。功夫不負有心人,“鵝腸面”成了食客們酒過三巡后的主食,中餐必點菜之—。巴塘人不喜歡吃海鮮,也不習慣過于“高大上”;一般的“驢友”不玩奢侈,只管吃飽吃好,他的飯館就主營家常菜。慢慢地,光顧祥和飯莊的食客多了起來,網絡上的評價好,點擊率也高,“回頭客”很多,有些“驢友”人還未到巴塘,就已經提前在網上預定了餐點。

      生意走上正軌后,張偉一面償還過去欠下的債務,一面貸款準備裝修店面。巴塘民居為土木結構建筑,巴塘人親和于木質的東西。他自己在南方生活了多年,也比較喜歡復古風格,在這點上與巴塘人可謂“一拍即合”,于是決定采用中式裝修。祥和飯莊口岸好,縣內的藏漢文書法愛好者也愿意支持張偉一把,順便展覽自己的作品。一進祥和飯莊的門,撲面而來的感覺是古色古香,咖啡色系為主調,新鮮綠植、雕花小窗棱、中式桌椅,配上巴塘風光攝影與藏漢文書法,古雅文藝。包間名字這類細節(jié),張偉也沒有放過,他請人取名,要求是要與裝修風格配套。樓下定名為“草堂”“云軒”“可園”,有出處有典故;樓上的雅間則出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晚唱》、《忘憂》。如此一來,大格局與小細節(jié)可謂是相得益彰了。

      前兩步有序進行后,祥和飯莊擴大業(yè)務,請了湯鍋師傅。從內地引進各種天然野生菌,在巴塘各鄉(xiāng)鎮(zhèn)購買農民養(yǎng)殖的純糧食藏香雞,湯鍋味道清香鮮美,大受歡迎。七、八月份松茸季節(jié)來臨時,他們還將推出“松茸藏香雞湯鍋”。至此,張偉的“三步走”算是基本告一段落了,接下來還準備在菜的質量上繼續(xù)完善,讓巴塘人和外地食客吃好喝好,生意更加興隆,這是他最大的愿望。

      祥和飯莊從不請外地服務員,只請縣城和南北兩面區(qū)鄉(xiāng)的,張偉認為本地人不僅懂雙語,還純樸勤快。祥和飯莊在管理上也很人性化,蟲草采挖季節(jié)期間,只要愿意留在店里的服務員,工資是平時的一倍。干得好的服務員,年底還要給予獎勵。一個飯店干不干凈,主要看廚房、垃圾桶和衛(wèi)生間,他店里的灶臺隨時都是锃亮锃亮的,垃圾桶每天按時清理,衛(wèi)生間從來沒有堵塞過,微笑服務星級達標,得到了食藥監(jiān)部門的點贊。

      他問我:“姐,請本地服務員,也算是解決了幾個巴塘人的就業(yè)問題吧?”

      我說:“當然算?!?/p>

      一晃,張偉來巴塘七年了。這幾年,教育學區(qū)、水電開發(fā)等建設項目逐漸增多,張偉又瞄準了商機,開辦了“祥云”租賃站,專租架管、塔吊、裝載機這類工程上的必需品。不過,這個生意讓他比較憂心,因為施工方的工程款項不能按時到位,導致收不到款。

祥和飯莊樓上有兩間茶室,名字很文雅,“聽雨”和“看雪”。坐在“看雪”雅間,我靜靜地聽他述說多年的經歷。

      茶水在他的手中起起落落。他熟稔地洗杯,落茶,高沖低斟,刮沫淋蓋。這雙手,插過秧子,收過谷子,磨過鋯石,架過電線,炒過各種菜,就是沒寫多少字。我想起梁曉聲小說《年輪》的主人公吳振慶,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由于文化不高,難以完全打開局面。果然,他說:“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文化低了,這些年吃的都是沒有文化的虧,幸好腦子還好使,不然硬是惱火?!?/p>

      其間他打了個電話。我故意說:“手機舊了也不換?以前你玩的可是翻蓋的摩托羅拉哦?!?/p>

    “不換,手機通話質量好就可以了。以前年輕不懂事,才去學暴發(fā)戶?,F在曉得了掙錢不容易,看上去祥和生意還不錯是不是?其實操心的事多得很。還有祥云租賃站,都五月份了,去年的款還沒收回來呢!”他看了看茶色,給我斟了一杯,繼續(xù)說:“做生意誠信第一,客戶才會信賴,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張偉泡功夫茶的手藝超好,任何一種茶,用同一種茶具,我們泡出來是一種味道,他泡則是另一種很特別的味兒,茶里仿佛傾注著他對生命的體驗。我們喝的是朋友送他的十八年“老班章”普洱,茶氣很霸道。第一、二道茶棄去不喝,就像他人生中無所事事的草莽歲月;第三道茶苦澀回甘,恰似他姹紫嫣紅又狂飚盲進的青春;第四、五道茶漸入佳境,醇厚綿密,葉底柔軟、勻稱、略帶密香,一如他經歷大起大落后,將傷痛化為動力逆風而行,終于懂得了悲欣交集的意義。

      他端起一杯茶,輕輕啜了一口,并不馬上咽下,讓茶水直接刺激味蕾,細細品之,仿佛咀嚼著人生的況味。他說:“巴塘讓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對這里,我感恩?!?/p>


  • 上一篇:初見非遺大師
  • 下一篇:在布達拉宮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