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旱獺童話

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24日

賀先棗

       一個牧業(yè)縣的縣體委吳主任,精瘦卻強健異常,在海拔四千公尺的地方打籃球、長短跑了無累意,又特長于射擊,槍法極準(zhǔn)。忽一日得遠方友人信。信上稱:因患風(fēng)濕,聞“雪豬”油涂抹即可治療,但不知“雪豬”為何物,不知在何處是否有“雪豬”可得。

       吳主任回信道:在本人工作之地,藏族同胞稱“旱獺”為“雪哇”,本地漢族人見“旱獺”肥胖之形似豬,把“旱獺”叫做了“雪豬”。但“雪豬”在夏末秋初時才膘肥油足,到時一定將“雪豬”油捎帶出來。

       其年初秋的一天,吳主任便為友人獵“雪豬”而直奔一條山溝。

       說是山溝,溝不太深,坡也不高。吳主任記得此處“雪豬”不少,趕到一看,不覺吃了一驚。只見溝的一側(cè)早已亂石裸露,風(fēng)起處塵飛土揚。而溝對面依然綠草如茵。吳主任知道溝這邊現(xiàn)在這凄涼風(fēng)景都由那眾多的、身長不過三兩寸的高原兔鼠打洞造成。正感嘆,又看見那邊綠草地上,兔鼠穿梭來往不絕,心里就想,那邊草場明年也就完了。

       心中漸有怒氣生成,便把手中的獵槍對準(zhǔn)條三兩寸的小東西,正待勾動板機,忽聽“雪豬”叫聲,猛省自己原是為獵“旱獺”而來,深知“雪豬”機警,便躲在石頭后面觀察。

       循聲望去,見一頭不算太大的“雪豬”正在片沙礫地上走走停停,不時爺頭朝空中發(fā)出叫聲。仔細一看,又才看清那頭旱獺一雙后腿原來有疾,一挪一行,十分不方便。心想,只說它不大,原來是不肥。正想間,空中一鷹徐徐盤旋而下,飛到那頭“雪豬”頭頂上時,“雪豬”并不躲,搖兩只前爪叫聲不停,鷹收翅停下,

      “雪豬”仍搖雙爪叫個不息,鷹慢慢走近它時,叫聲漸小,鷹忽展翅騰空,用雙爪把那頭“雪豬”如捧如抱,攜上離地而去。

     吳主任以為那鷹會把“雪豬”從空中扔下,跌昏或摔死后再行啄食。殊不知,那鷹竟帶著它飛向溝對面草好的地方,慢慢盤旋著地,輕輕放下。吳主任驚訝不已,就緊跑緊趕追過溝去看個明白。

     鷹停下來埋頭梳理翅羽,那頭“雪豬”一搖一晃在草地上尋覓什么。過了一陣“雪豬”又仰頭叫嚷,鷹又騰飛起來,把雪豬仍然如捧如抱朝另一處飛去。吳主任又撒腿追去。

     停停又飛,飛一段又停。終于來到有處水流潺潺,且草長得十分茂盛的地方,那頭“雪豬”像人那樣立起,叫聲中竟有歡悅之意。叫一陣鉆到一處土坎下去了,那鷹這才拍打雙翅,如箭射上空中,轉(zhuǎn)眼不知去向。

     吳主任把這事講給一位本地牧民聽,牧民聽了并不驚奇,只是連連應(yīng)道有這樣的事。吳主任把“雪豬”油給友人帶去時,信上說了這件事。友人回信來竟沒提到這件事,反而告訴他:查了些資料,旱獺也屬對草場有破壞行為的動物之一,它會儲備草根,冬眠之前就用儲備的草根渡日,人若找到它儲食的洞口,有時可得上百斤的草根。友人還說,“雪豬”皮現(xiàn)在有望賣上好價,因為“雪豬”皮上色比別的皮容易,而且不易褪色。吳兄若有意不妨弄一些皮子出來…

     吳主任不以為然,他想寫信告訴友人,那所謂的“草根”,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藏族同胞叫“卓麻”,本地漢族人叫做“人參果”。至于“雪豬”皮的用途,吳主任只聽說可以除風(fēng)濕。但他到底沒有寫信給友人說起這些。他逢人就問相不相信老鷹會幫“雪豬”搬家,不論別人回答相不相信,他也不放在心里,因為他自己就一直都沒有想通這件事。

  • 上一篇:“海螺溝冰川公園”一段無法抹去的歷史印記
  • 下一篇:丹巴莫斯卡格薩爾藏戲速寫(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