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火把是一種高度 (2016-11-14)

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14日

 ——讀胡德明散文畫卷《歡樂的彝族火把節(jié)》
    ■韓曉紅
   
    欣賞到第059頁時,思緒走進了久聞盛名的“彝族煙盒舞”,幾年前,曾在云南石屏欣賞到了又被稱為“跳弦”“壟楤”的彝族民間舞蹈,相傳這種舞蹈在元明時期就已經(jīng)趨于成熟,到了清代和民國時期就達到鼎盛。這是一種彝族民眾喜聞樂見的舞蹈,不論是小孩還是老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喜歡跳煙盒舞,難怪在彝族同胞里有這樣一種說法:“聽見四弦響,腳桿就發(fā)癢。”
    柔美靈活的煙盒舞,其服裝色調(diào)尤其搶眼,多種色調(diào)相生相融,在觀眾的視覺里形成一陣陣色彩韻律。原本煙盒舞起源于彝族人的早期生活,許多舞蹈動作都模仿野獸的動作,形成了常見的“三步弦”,當然,這種舞蹈中也融合了挑秧苗上山下山的動作元素,并經(jīng)歷了由“拍手”到“彈煙盒”的演繹過程,由此,煙盒舞就實現(xiàn)了節(jié)奏需要的演變而漸趨成熟。德明先生這幅照片表現(xiàn)的是煙盒舞中的群舞部分,相傳彝族煙盒舞有正弦和雜弦兩部分,產(chǎn)生這兩部分的原因在于發(fā)祥地不同所致。在山區(qū)形成正弦流派,在壩區(qū)形成雜弦流派。煙盒舞舞者手持玖拾盛火草煙的木制煙盒,在四弦伴奏下,彈擊盒底擊節(jié)作舞,起節(jié)奏明快,氣氛異常熱烈。
    德明先生的這幅煙盒舞圖片,是色彩的海洋,是生活的傳承,是情感的流露。作者適時地拍下了跳著煙盒舞的少女的表情,少女們或面帶淺淺的笑容,或微閉嘴唇,均以輕盈柔和的眼神,表達著對這一獨特舞蹈的詮釋和解讀。作者在拍攝的時候,巧妙地表現(xiàn)出色彩的韻律,表現(xiàn)出對這一舞蹈內(nèi)涵的理解。再就是舞蹈“阿細跳月”,熱情奔放的彝族演員們以靈動多姿的舞步,勾勒出靜與動,靈與巧的生動畫面。
    當我的目光轉(zhuǎn)移到第58頁“阿細跳月”的畫面時,心里不禁為之一顫,智慧的彝族人竟然以如此鮮明的特色傳承著如此熱情奔放的舞蹈。翻閱相關資料,才知道這種名叫阿細跳月的民間民族舞蹈,在阿細語里稱為“嘎斯比”,是“歡樂跳”的含義,由于這種舞蹈多圍繞篝火起舞,故稱“阿細跳月”,如此富有詩意的名稱已經(jīng)完美地表達出這一舞蹈的柔美內(nèi)涵。相傳這種舞蹈發(fā)源于云南省彌勒市西山阿細人聚集區(qū)。這種舞蹈的特點是男女各有分工,男演員彈大三弦或者吹笛子,女子合著節(jié)拍與男對舞?;蛘郀渴謬?,左右擺動,拍掌踹腳,旋轉(zhuǎn)起舞。
    思緒不禁聯(lián)想到在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上,一群載歌載舞的男女舞蹈者,一邊舞蹈,一邊歌唱,那清澈清亮的民歌像山間泉水,汩汩流淌,輕柔甜美,那絢麗浪漫的舞蹈宛如山里的流嵐,動人心弦。作者拍下的“阿細跳月”畫面,色彩紛呈,韻律和諧,男女舞者出落成歌舞海洋的一枝獨秀的山茶花。心靈世界里仿佛有清爽山風吹拂,仿佛有歡快溪水在身邊潺潺流淌,仿佛有高燃的火把,從德明先生對自己民族情感的呵護中燃起,成為一道道靚麗的精神風景。作為優(yōu)秀的民間集體舞蹈,“阿細跳月”不僅傳承了這一優(yōu)美的源于勞動節(jié)奏的舞蹈,而且也傳承了富有情感魅力的、男女相聚于月下,翩翩起舞,富有求偶內(nèi)涵的浪漫特征。細細端詳圖片“阿細跳月”,耳旁仿佛響起笛子悠揚清脆的歌聲,仿佛聽到弦樂在山澗悠揚纏綿,眼前仿佛看到漂亮的彝家姑娘拍著清亮的掌聲從林中跳出,輕盈柔美地踩著節(jié)奏,時緩時急地來到草坪上與心愛的男子歡歌起舞,在載歌載舞中,尋找自己稱心如意的郎君。當一男一女微笑對舞的時候,便以一種特殊的語言,傾訴著內(nèi)心的情愛,據(jù)說阿細跳月這種舞蹈經(jīng)常通宵達旦地跳,成為頗具魅力的民間舞蹈。這是一幅充滿動感的圖片,她以一種別致的魅力記錄了這一舞蹈符號,其起源既有民族生存的痕跡,也是情感釋放的標本。好一個“阿細跳月”,一個富有濃郁詩情的名字,已經(jīng)足夠撼動人心了。
    木鼓舞是一出令人為之震撼的民間舞蹈,黑白相間的服裝,表達出厚重而莊嚴的歷史內(nèi)涵,當三排十二人高舉著木鼓,舞姿凝重,鼓聲渾厚的時候,猛然間把觀眾帶入遙遠的歷史煙云之中。木鼓舞并不是只有彝族才喜愛,祖國西南的苗族和佤族也有擊鼓起舞的風俗。木鼓多以截取自然樹木軀干,鑿空而成。如此沉雄古樸的木鼓節(jié)奏,無疑是源于早期祭祀禮儀,僅木鼓就被作為強悍族群的象征,而敲擊木鼓、跳木鼓舞則充滿著強烈的崇拜祖先之情,蘊涵著自然崇拜的深刻寓意,示范出鮮明的原始文化特征。
    在眾多的民族文化中,鼓是精神的象征,舞則是精神力量的表現(xiàn),鼓與舞相結(jié)合則成為泱泱文化長河。難怪德明先生從45度傾斜角度拍下了木鼓舞情形。想必他在木鼓舞的沉厚節(jié)奏中,尋找到了自己民族寄予其中的豐厚內(nèi)涵,在按下快門時,他的腦海里一定久久地顫栗著厚重的鼓聲,洋溢著對祖先祭祀虔誠的感悟和仰慕。實際上,無論是誰,在現(xiàn)場觀賞木鼓舞的時候,耳旁自然都會響起“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宏大沉雄之聲,更有甚者還會聆聽到原始社會中人們敲打石器的古樸浪漫之聲律。正是這樣的文化背景,所以在《易·系辭》中有“鼓之舞之以盡神”的記述,這恰好說明鼓的出現(xiàn),使人類的舞蹈得以飛躍,成為農(nóng)耕舞蹈文化的開端,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藝術形式。
    不能猜想作者舉著相機,在火把節(jié)的浪漫場景中完成選景、構(gòu)圖時,胸懷著怎樣的情感,其實,我以為作者每一次篩選都應該是一次艱難的過程。因為作者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一直舉著火把,他用自己滿腔的情懷,用自己睿智的眼光,用自己虔誠的祈禱,以一種殊異的視野和角度,傾訴著自己對祖先文化的解讀,傾訴著自己對族群文化的詮釋。
    歸結(jié)起來,德明先生是要努力尋找人性真實的力量,從火把節(jié)中發(fā)掘出生活河流中蘊涵著的浩大力量。無論是篝火,還是各類從祖先那里傳承下來的習俗與舞蹈,作者都在執(zhí)著尋找,尋找到那縷源于遠古的音律、舞姿、內(nèi)涵,盡管有的文化元素與符號已經(jīng)距離今天有著較遠的時空。
    盡管如此,作者依然努力通過平面表達與文字,展示生命的力量和人間的溫情。如作者展示的夜幕下、曠野里燃起的篝火;村寨里,人們點燃火把爭相奔走的熱鬧場面;一條條火龍,在鄉(xiāng)間田野舞動,通天火光倒映在靜謐的田水里;火龍縈繞于村寨,吟誦著一首首意境高遠的詩篇;圍繞篝火載歌載舞,輕盈浪漫的舞步與火焰相輝映,彰顯出歡樂的生活節(jié)奏;篝火旁,人們手拉著手,盡興盡情舞蹈,輕盈的舞步勾勒出一幅幸福生活的場景······
    時下能夠靜下心來,用鏡頭藝術地記錄生活,把自己對民族文化的詮釋與感悟通過鏡頭得以表達,能夠用文字表達思想,用思想丈量自己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和崇敬,這樣的人已經(jīng)不多見,而德明先生則是不多見中的一人。他視力不太好,想象他背著相機,踏上故土,用鏡頭采擷故土的風景、人物,需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加之還要用文字來表達,這樣的精神就更加難能可貴。他的眼光始終定位于民族的文化之源,他的腳步始終立足于生養(yǎng)自己的故土,他的思想始終思考著民族的過去與未來,他的向往始終定位于民族的美好前程。
    在這些場景表達中,作者捕捉的是一種規(guī)律性的敘事信仰,彰顯的是人性的力量,肯定的是生命的溫情,凸顯的是現(xiàn)實世界里的人性亮色,是現(xiàn)實生活的幸福與溫暖,是世界情感化、文明化的奔騰贊美,在如此溫馨悠雅地傾訴中,使我們獲得生活的方向、生命的意義。
    德明先生在篝火叢中,用情感與生命始終如一地高舉著火把,在他摯愛的故土上構(gòu)筑成了情感的高度。
    
  • 上一篇:看雨
  • 下一篇:秋夜擾亂了我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