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十二個幻影

甘孜日報    2024年03月15日

◎商臻

看過幾十年里諸多翻拍版本后回頭重溫1957年的美國原版黑白電影《十二怒漢》,愈發(fā)感到一種幾何公式般的簡潔:

全劇主場景只是一個封閉的房間,十二個人圍著一張桌子。

故事的中心是一個完成了庭審,只待陪審員討論后做出“有罪”或“無罪”判定的殺人案。

人命關(guān)天,因此這判定必須是十二個人統(tǒng)一意見做出的選擇。

電影開始時房間里的氣氛是輕松的,大部分人都打算趕緊交差盡快回家。

當然,故事要講下去,必須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做出了與其它十一個人相反的決定。

經(jīng)過漫長的討論,對案件細節(jié)的模擬重演,對每一個“合理疑點”的追根究底,十二個人終于達成了新的共識。

這部曾獲第七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電影的經(jīng)典老片在1957年首映后曾被幾度翻拍,其中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一部是俄羅斯在2007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分別被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威尼斯金獅獎。我國也在2014年翻拍了《十二公民》。

因為這個故事框架實在經(jīng)典,看似極簡的場景和劇情,卻足以跨越悠長的時代。

在經(jīng)典而簡潔的原版前,之后的翻拍版本所做的主要工作都是添枝加葉?;蛘?,雖然不太準確,但還是可以說:是把本格派翻拍成了社會派。

殺人案的設定就極有各國特色:美版的疑犯是貧民窟小混混,中國版的疑犯是不學好的富二代,俄羅斯版的疑犯是被指控殺了俄羅斯養(yǎng)父的車臣少年。

中國翻拍的《十二公民》里,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同,陪審員變?yōu)榉▽W院的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的英美法補考設定的模擬法庭上充當模擬陪審員。

1957年的原版中,絕大部分陪審員的私人生活都沒有明確提及,只是用衣著談吐隨身物品等進行暗示,但中俄兩部翻拍都安排了一位位陪審員痛說革命家史。

俄羅斯版本陪審員的討論中,囊括了民族、偏見、戰(zhàn)爭、對前蘇聯(lián)歲月立場迥異的回憶、對當下社會的種種不滿……

當然我們看起來更加貼心貼肺的,是本土自家的《十二公民》,至少,片中表現(xiàn)北京人對河南人的歧視時,會比俄版中說起高加索人怎樣怎樣、車臣人如何如何時明白得多。

十二個人中有富豪、公務員、出租車司機、收房租的北京土著、經(jīng)歷過共和國歷史上種種波折的老人、坐過牢的頑主、還有為了生計不得不配合學校來湊數(shù)的學校保安和小賣部老板。基本算是包含了社會各個階層。

只是,當《十二公民》里的各位拍桌怒吼時,一想到這其實是一次模擬的討論就難免出戲。沒有人會真的因此被判刑或無罪釋放,一切執(zhí)拗和較真都缺乏足夠可信的動機。因此這一百多分鐘的激烈爭論,不能細想,何堪一問。

俄羅斯翻拍的《十二怒漢大審判》中也有一處原創(chuàng)情節(jié),那是電影快結(jié)束時,大家已經(jīng)形成了無罪的共識,卻有一位陪審員提出:判這個孩子無罪只怕不是個好主意,他被釋放的話當初陷害他的勢力有可能殺掉他,不如判他有罪,監(jiān)獄還能保護他的生命安全。而其余十一個人都未曾反對他的這個論斷,只是在具體操作上有所分歧。

這個情節(jié)同樣消解了整部電影的前提:這十二個俄羅斯陪審員,其實都不相信法律可以守護正義。

法律沒有得到社會和國民信任的話,無論有沒有真正的陪審員,桌邊的十二個人,其實不過是十二個幻影。

但什么不是幻影呢?電影就是一種幻影。而最大的幻影難道不是這個故事本身?一群來自不同階層的陌生人,克服了彼此的偏見,最后竟然在短短幾小時里達成了一致的共識。


  • 上一篇:走過千年東坡泉井
  • 下一篇:寫作的初心

  • 本文地址: http://thewayofeft.com/html/wh/kcwh/9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