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火鉗

甘孜日報    2018年10月09日

◎黃孝紀(jì)

火鉗是手的延伸,更是灶的伴侶。

村里磚砌的正灶,每個日夜總有一把火鉗不離不棄。閑時,它躺在灶臺面上,或插在灶灰坑里,甚至就扔在灶門口的寬條凳下面,與干柴炭塊為伍。烏黑修長的兩腿,一對大耳朵,一個鉚栓,構(gòu)成了它身體的全部。在一只手的操控下,它張合有度,靈活有力。自從鐵匠給了它生命,一個戶主神色滿意地欣賞它,相中了它,把它領(lǐng)回家,帶進了堂屋,它就一眼愛上了這戶人家的磚砌方形灶臺,把這里當(dāng)成了自己的家。它從此默默地履行職責(zé),消磨自己的身體,無怨無悔。村人給了它一個親切的小名,夾鉗。

灶膛里柴火熊熊。灶門口臥放的一塊方磚上,搭著比手臂還粗的斧劈柴,有時是手指粗的干樹枝。干柴的前頭伸進了灶膛內(nèi),熱烈燃燒。長長的火舌舔著鍋底,從灶門口竄出來,帶著煙塵。灶上的鼎罐,或在燒水,或在煮飯,或者噴香的米飯已經(jīng)煮好,換上了烏黑的雙耳菜鍋,一團雪白的豬油在鍋底快速熔化,刺啦啦炸響。在八公分村,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這樣的場面在每一戶人家重復(fù)上演。

深秋,冬天,初春,天氣寒冷。這個時候,我家灶門口的寬條凳上,必定緊挨著坐了一家大小,熱烈的火光把臉面映紅,暖意融融。當(dāng)中的一個人,母親,父親,姐姐們,我,多數(shù)時候是母親,手拿火鉗,隨時掌控灶膛里的動靜?;鹛罅?,夾著干柴拖出來一點。干柴燒得只剩灶門口巴掌長的一小截,夾了送進灶膛內(nèi)。火子柴灰滿了,燃得不旺,冒煙,火鉗伸進去,攪動一下,扒一個小窩,火苗頓時就竄了上來。父親愛抽土煙,這時省得劃火柴,拿了火鉗,夾一粒緋紅的火子,伸向煙斗,嘴巴吧嗒吧嗒吸起來,很享受地吞云吐霧。

記得上小學(xué),下雪結(jié)冰的日子,我和伙伴們經(jīng)常手中提一個火桶去學(xué)校。小小的火桶里,有一個瓦缽子,里面夾了紅亮的柴火子。上課下課不時烤烤手,身上就暖和了許多。也有的同學(xué)在火桶里添一把干茶籽殼,搞得教室烏煙瘴氣,被老師勒令提到外面去。

那時家里有喝早茶的習(xí)慣,伴嘴的東西常常是一碗腌蘿卜,幾個烤得溜糖的紅薯。有時,母親拿出三兩塊圓圓的燙皮,火鉗夾了,一塊一塊在火子上反轉(zhuǎn)著煨烤。宛如團扇的燙皮煨得金黃,鼓起密集的小米泡,濃香撲鼻,酥脆誘人。這是村人日常的茶點,也是待客的上品。用火鉗在灶里扒一個坑,放一個白皮紅薯進去,掩上火子,也是貪吃的我們愛干的一件事情。于今憶及,仍口有余香。

接近年關(guān),樓上原本堆得滿滿的干柴火已經(jīng)空落很多。先前預(yù)備好,碼放在臥房一角的炭塊,猶如一餅餅黑色的大糍粑,這時派上了用場。燒炭火的日子,少了煙塵,一番曬掃過后,家里干凈了許多。炭火耐燒,火力大,生火的時候, 往往在灶膛里夾帶放幾塊敲碎了的青石,經(jīng)過一晝夜的焚燒,成了生石灰塊。在一日三餐之間,炭火空著。為節(jié)省炭,母親從水田里挖一鋤泥巴,拿火鉗夾了一團團的濕泥,糊上厚厚的一圈,只在炭火中央留一個拳頭大的圓孔。炭火上的泥巴騰起濃濃濕氣,小孔里扯著微弱的火苗。

殺豬過年,火鉗起到了烙鐵的功能。火鉗插進炭火,隔一陣拔出來,已是兩腿通紅。按在豬肉皮上,慢慢燙過去。焦煙騰起,豬皮蜷曲發(fā)黑,吱吱作響,冒著油脂,散發(fā)刺鼻的焦臭?;疸Q也隨之發(fā)黑,復(fù)又插進炭火。如此再三,直到豬肉都燙了毛。為防傷人,用后,灼熱的火鉗插進水里,發(fā)出尖銳響亮的淬火聲,竄起一股濃煙。

據(jù)說在盛夏的夜晚,常有成人打著手電,拿了火鉗到水田里夾泥鰍黃鱔。那時我尚年幼,可惜未曾親歷。

一把火鉗在家里往往要用上許多年,兩條腿消磨得瘦小,短了一大截,仿佛年邁殘瘸的老人。看著這樣的火鉗,不免心生感概。


  • 上一篇:行走在路上
  • 下一篇:黑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