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年味濃常味淡

甘孜日報    2016年02月27日

    ■ 章銅勝
    這兩年的春節(jié),我借口自己搬了新房子,都是讓父母來我家和我們一起過年的。父母已經(jīng)年過六旬,我們回父母家過年,他們雖然會很開心,也夠他們累的。與其如此,不如自己累點,讓父母過個輕松快樂的年。
    除夕的中午,父母來了。他們還帶著燙好的米粉和做粑粑的餡料。進門,母親就忙著做米粉粑粑。妻在上午就將年夜飯的菜準備得差不多了。家里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貼上,喝茶的點心也裝好了盤。外面響起稀稀落落的鞭炮聲,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年的味道就濃了。
    年夜飯,算不上很豐盛,也不必特意趕早,一家人的團圓遠比桌上飯菜的豐盛與否要重要得多。我喜歡這樣的隨意,即使是在過年這樣隆重的節(jié)日里。全家人,團團坐著,開開心心,彼此之間送上最真誠的祝福,也在新的一年里相互鼓勁,共同期盼著明天的溫馨和美好。團圓的新年就如此刻窗外逶迤而去的遠山,圓潤連綿,含黛凝翠,已經(jīng)在孕育著春天的味道了,是濃濃的醇香。
    在我的心中,年味就是這樣濃濃的親情和親人之間深深的牽掛,在平時,也在過年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
    年味,是母親在除夕那天親手為我們做的米粉粑粑,是我最喜歡的味道。年味,是父親在沙發(fā)上靠著,一邊看電視,一邊三言兩句地問問我的工作,問問某個熟悉的人一樣,很隨意,也很隨性,你不一定要認真地回答,你也不能一言不發(fā),說與不說,說多與說少,他都不會跟你計較,說出來的話,也沒有什么特定的意義,卻有讓人倍感溫馨的東西在。
    年味,是在除夕燈下的一圈暈黃,是圍坐在燈下的親人之間的歡聲笑語,有扯不開,剝不離的親情在。年味,是家的味道,只有在家里,壓力才能夠瞬間釋放,心底才能涌起無限溫暖,美好的心緒在濃濃的節(jié)日里,在家中深情地彌漫。
    年味過于濃郁醇厚了。過了年,我們就要回到從前尋常的日子里,一切都會歸于平淡。尋常的日子就該是淡的,淡才悠遠,就像年,就應(yīng)該是豐盛的一樣,如果連年也變得寡淡了,那日子的盼頭又在哪里呢?
    年過了,我們需要用一些淡的味道去沖淡年的醇厚,才能更好地回到、融入尋常味道的淡中。新年后,我喜歡熬一鍋白米粥,清晨起來,聞到一點若隱若無的白米的清香,真是幸福。粥不稠不稀,水米交融,盛一碗捧在手里,暖手,聞一聞嗅一嗅,粥里的米香隨熱氣鉆入鼻孔里,那香是醉人的。啜上一口,暖胃暖心,那樣熨帖舒坦,多好。
    吃粥,我喜歡從父母家拿回一點腌的小蘿卜,清炒,放點菜油,加少許辣椒面,略略翻炒,蘿卜的金黃上有一點紅紅的辣椒面沾著,看著就喜慶。放涼了,佐米粥,極好。食得淡粥,嚼得咸菜,也就懂得常味的淡了。在平淡中,日子就會萌生出新的希望。
    年味濃,常味淡,在日子的濃與淡中,我們才會珍惜,才會懂得。
    
    
  • 上一篇:正月初二
  • 下一篇:石渠:千年唐蕃古道 多彩高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