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格薩爾文明探索之旅(四)

《甘孜日報》    2015年08月17日

    ■韓曉紅
    歷史長河的潺潺流淌,格薩爾史詩表述的歷史原貌已很難復原。盡管后期,搶救出了一定的說唱文本,但要真正復原原始風貌依然十分艱難。史詩所記載的那段歷史,被籠罩在一片霧靄之中,撲朔迷離。當下所保留下來的史詩資料,與浩繁宏大的史詩相比,顯得單調,僅僅是局部記載而已。
    比如,在丹巴莫斯卡,發(fā)現(xiàn)大量記載格薩爾史詩文化的石刻,這些石刻多數(shù)為浮雕。雖然現(xiàn)在有人能夠詮釋浮雕所表達的具體內容,標示出浮雕的準確時間,然而,依然只能獲知格薩爾史詩的鳳毛麟角,難以獲知全貌。又如,在石渠的石頭城里,那些極富文化魅力的石刻,傾訴著格薩爾史詩的文化元素,但對于人們而言,依然是只字片言,非常不完整。如此情形為我們的研究留下了很多懸念,也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契機。
    要想真正了解嶺國時代的文化和歷史,就必須要讀懂各類格薩爾史詩的遺址遺跡。所以,史詩文化的發(fā)掘向我們提出了艱巨挑戰(zhàn)。在發(fā)展旅游業(yè)的進程中,合理揉入懸念元素,激發(fā)游客的好奇心,是一種值得推崇的方式。在德格阿須草原、俄支、龔埡、汪布頂、八邦等地,在石渠洛須、長須貢馬、松格瑪尼、巴格瑪尼等地在得榮的下?lián)怼⑽碳咨裆降鹊?,在色達的克戈、年龍、泥曲等地,在白玉的河坡、薩馬、燈籠、熱加、邊壩等地,以及州內其它縣份都有很多格薩爾史詩文化的符號和元素,都值得以極大的熱情深入到格薩爾史詩的真實意境,激活史詩蘊涵的正能量,使之成為游客樂于接受的精神營養(yǎng)。
    對旅游活動進行比較系統(tǒng)研究的是英國、美國、意大利、奧地利、德國等這些旅游業(yè)發(fā)展比較早的國家。值得關注的是以意大利的波狄奧、奧地利的斯特拉德涅爾、德國的博爾曼、英國的奧格威爾和諾爾瓦勒以及美國的維耐斯等人,他們分別在較短的時間里寫出一批關于旅游方面的專著。筆者在構筑格薩爾旅游文化學的過程中,比較系統(tǒng)地閱讀了他們的學術成果,認真研讀了他們關于旅游者、旅游花費、旅游資源等問題的探討,著重考究了他們如何確定了旅游的社會意義和經(jīng)濟作用。筆者從中汲取了很多營養(yǎng)價值,并試圖把這些理論成果,較為合理地融入到對格薩爾旅游文化學的研究中。其次,筆者還認真閱讀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旅館管理系主任倫德博格的專著《旅游業(yè)》,以及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商業(yè)學院的羅伯特·麥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合著的《旅游學--要素·實踐·基本原理》等書。這些書籍中的理論和觀點極大程度地影響了筆者,成為格薩爾旅游文化學學科建設的理論依據(jù)。
    在眾多的蘊涵格薩爾史詩文化的石刻圖像、文字中,筆者獲得了大量的史詩文化信息。那些流傳至今的藝術品,向后人彰顯了格薩爾史詩文化的顯赫魅力,無論是從文物的角度去考究,還是從藝術的角度去考究,抑或從社會史學的角度去考究,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很多石刻文物(抑或藝術品),被民間所收藏,倘若將這些石刻向游客呈示于一定的時空中,并配之以生動豐富的格薩爾史詩文化賴以存活的環(huán)境,游客親臨其中,定能感受到格薩爾史詩的強大魅力,其身與心均能享受到史詩所釋放出來的精神活力。
    關于格薩爾史詩文化的文物,更多珍藏在佛教寺院內,如覺如帽,格薩爾及其將領們使用過的寶刀,格薩爾王使用的鎧甲、長矛、馬鞍、長箭等,尤其是眾多的格薩爾史詩版本,大多也珍藏在寺院里。當我們把這些文化元素展示在游客面前的時候,格薩爾史詩文化就成為旅游文化資源。游客能從中感受到一個族群的智慧,以及他們創(chuàng)造的震撼心靈的藝術魅力。
  • 上一篇:四月,我聽見你的聲音
  • 下一篇:寫在春天 寫給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