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頭頂一抹“康巴紅”新龍漢子的“英雄結”

四川日報    2019年12月03日

      在康巴藏區(qū),有“美不過丹巴的嘉絨女子,俊不過新龍的康巴漢子”的諺語。新龍縣,藏語稱“梁茹”,意為林間的河谷,是甘孜州18個縣(市)中唯一不與外界接壤的縣,素有“康巴肚臍”之稱。

  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使新龍的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習俗得以相對完整地傳承,并逐漸形成了康巴文化中最具原生態(tài)魅力的區(qū)域性文化——梁茹文化,它反映的是康巴文化中最古老、最純樸、最豪放的一面,如當地藏族既不過藏歷新年,也不過農歷新年,而是沿襲遠古過“十三年節(jié)”的傳統(tǒng),如今,這已成為人們觀察和研究藏族特殊年節(jié)習俗的“化石標本”。

  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康巴漢子,也保留著祖輩傳承下來的蓄長發(fā)、盤辮子并纏上大捆紅色絲線,套以象牙圈、珊瑚、銀戒指做裝飾的獨特民俗,人們形象地稱其為“康巴紅”。作為新龍地區(qū)康巴漢子標志性裝飾的“康巴紅”,不僅是一道紅色的風景,而且還有極久的歷史淵源和極深的精神內涵,也是新龍男子頭上取不下、替不了的“英雄結”。

  關于“康巴紅”的來歷,據史料記載,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說遠古游牧時期,男子好留長發(fā),但由于勞作不便,便用布包頭。一次為抵御外來入侵者的殊死戰(zhàn)斗,許多人頭上的布都被血染紅,后人為了紀念,便有了戴紅發(fā)辮的習俗。一說格薩爾在新龍縣噶繞山上,射死了兇悍的大鵬鳥,大鵬鳥鮮血濺灑大地,染紅了男人的頭巾,便有了后來的紅發(fā)辮。流傳最廣的還是農民起義英雄布魯曼與紅發(fā)辮的故事。1848年,布魯曼率眾農奴起義,一舉攻克了土司官寨。1863年,清王朝集中各路兵馬會剿,布魯曼壯烈犧牲,鮮血染紅了發(fā)辮。為了紀念他,新龍漢子便在頭上系起了紅發(fā)辮。 本報記者 游飛 整理


  • 上一篇:道孚干群合力將迷路水鹿放歸自然
  • 下一篇:丹巴縣筑牢森林防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