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4月19日
卓瑪青初和工友們工作中。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文/圖
有序擺放好每盆花、拾撿掉落的花葉、再給每盆花澆水松土……4月12日上午,道孚縣康巴高原植物園溫室花卉展覽館內,卓瑪青初和工友們一邊工作,一邊哼唱山歌,很是歡樂。卓瑪青初家離植物園很近,走路只需要10分鐘左右。自從成了植物園的員工,每月3000元的工資讓她感到十分滿足。
康巴高原植物園位于道孚縣鮮水鎮(zhèn)孜龍村,于去年8月建設完工。該園以我州鄉(xiāng)土植物的保育、引種、栽培為主導,集道孚民居建筑、園林、植物等地域元素為一身,融科研、科普、研學、旅游、休閑等功能為一體,力求建成川西高原首個高原特色植物園,并計劃在兩年內升級為全國首個國家級高寒植物種植資源庫。
和卓瑪青初一樣,因為到康巴高原植物園打工實現增收的村民不少。據植物園負責人何行銘介紹,在縣委縣政府的有力支持下,該植物園帶動當地群眾增收成效明顯,僅在2019年,該植物園就帶動當地老百姓增收416萬元。同時,植物園建設期間為當地提供了40個臨時就業(yè)崗位,建成后可提供長期就業(yè)崗位50至70個。
“每天早上八點半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工作時間很合理。更關鍵的是離家近,我還有時間干家務活,接送娃娃上學。”卓瑪是地道的孜龍村人,說起康巴植物園帶來的好處,她感觸頗深。過去,她主要靠種沙棘掙錢,日曬雨淋辛苦一個月最多能掙2000元。到康巴植物園上班后,不僅收入增加了,還能照顧家里。
紅色、白色、粉色……在工人們的精心打理下,溫室花卉展覽館內的花朵們多了幾分嬌艷,加之旁邊小橋流水的景觀,整個溫室別有情趣、春意盎然。據了解,溫室花卉展覽館共兩個,總占地面積5200平方米,其中一個占地2600平方米,是我州占地面積最大的獨棟溫室大棚。此外,溫室花卉展覽館還采用了自動噴水裝置、保溫降溫措施等現代化技術。
“溫室花卉展覽館主要用于引領道孚縣發(fā)展鮮花產業(yè),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老百姓,種鮮花是可以掙錢的。”何行銘告訴記者,康巴高原植物園自建設起,已帶動解決周邊勞動力轉移就業(yè)800余人次,兌現酬勞660萬元,實現人均增收8250元。
記者在康巴高原植物園看到,在卓瑪青初等人打理溫室花卉展覽館的同時,還有不少專門翻整土地的員工。何行銘解釋道:“這些員工大多數來自孜龍村,按照用工覆蓋全縣的原則,植物園因地制宜,讓孜龍村每家都有人到園區(qū)內務工,并對外村人也給予了一定的就業(yè)傾斜。”據統計,康巴高原植物園區(qū)開始建設時,最多時候一天有100多名當地人來務工。
對于今年如何繼續(xù)帶動百姓增收的問題,何行銘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鄉(xiāng)村振興起步之年,植物園將有效發(fā)力,助力百姓增收再上新臺階。為此,按照“以工代賑”的管理方法,植物園打算從發(fā)展經費里拿出80萬元,為當地百姓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花卉種植,注重花卉銷售?!睘槭乩伟傩铡板X袋子”,何行銘對兩大溫室花卉展覽館有了新的規(guī)劃。在他看來,發(fā)展好產業(yè)是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康巴高原植物園要想有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必須做出特色夯實花卉產業(yè)基礎,力爭成為康北地區(qū)最大的花卉市場,并向康南乃至昌都等地延伸。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也要引領當地百姓學技術、種花卉、增收入,從而更好為道孚鄉(xiāng)村振興獻力。目前,為支持康巴高原植物園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道孚縣決定成立專門的旅投公司對接相關事宜。
提供休閑是康巴高原植物園的另一定位。在植物園內,記者看到步游道、拱形走廊、騎游環(huán)線等旅游設施一應俱全。何行銘表示,園區(qū)將搜集、保存康巴地區(qū)珍貴的瀕危植物作為培育、馴化基地,讓人工園林景觀和自然植被景觀相結合,為縣內外游客提供一方特色旅游休閑地。
據了解,去年,康巴高原植物園順利通過旅游景區(qū)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的評定,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相信,在花卉產業(yè)和旅游產業(yè)共同作用下,該植物園會再度為當地百姓增收“添磚加碼”,也會為當地鄉(xiāng)村振興錦上添花,正如何行銘所說:“守好百姓‘錢袋子’,我們一直在行動。而今,鄉(xiāng)村振興的號角已吹響,我們一定緊跟步伐,全力奔赴‘戰(zhàn)場’!”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