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兩會故事|搭好連心橋 當好代言人

甘孜日報    2019年01月08日

州人大代表干它的履職初衷

看見州人大代表干它的第一眼時,記者以為找錯了人——因為他頭發(fā)烏黑、身體健碩、精神抖擻、言談開朗,一點也不像是經歷了72載歲月洗禮的高原牧民。見此情景,記者忍不住說:“老書記,身體好得很哦!”他爽快地回答:“現在政策好、家鄉(xiāng)好,我生活好,心情也好,身體自然也就好了嘛!”

事實上,“政策好、家鄉(xiāng)好、生活好、心情好”也是干它與記者交談中心話題。他說,正因為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所以對以上“四個好”有著深刻的體會,也是因為深刻體會到了以上“四個好”,他才選擇做認真一名基層人大代表。而讓干它有此想法并付諸實踐的正是他的生活經歷以及在歲月變遷中見證到的發(fā)展變化。

干它是石渠縣正科鄉(xiāng)甲松村土生土長的人,父輩都是普通牧民,自己好不容易才上了小學。1964年,甘孜藏區(qū)展開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歲的他跟隨宣講團,到爐霍、丹巴等地參與了宣講,并由此對社會主義制度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由衷的認同。

1968年,干它開始擔任村會計,并于1971年轉任村委會主任。后來,干它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0年,干它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并一直干到現在?!八緫撏诵?,但群眾希望他再干幾年,組織上考慮到村里的實際情況,就同意了,他本人也有意愿和能力再干下去。”參訪中,一名石渠縣機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說明了72歲的干它仍是村支部書記的原因。

任村干部50年,干它為村里的發(fā)展出了不少力,并為此感到欣慰。談起擔任人大代表的經歷,干它更加驕傲,他說:“我擔任縣人大代表有20年了,擔任州人大代表是從州十屆人大的時候開始的!”

長期擔任村干部和人大代表,讓干它對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認識深刻。他說,松呷村是一個比較偏遠的純牧村,距離石渠縣城有100多公里,離鄉(xiāng)上也有30公里。在2000年以前,村民吃的主要是糌粑,沒有蔬菜,喝水要走一個多小時去背,還沒有安全保障;住的是帳篷,潮濕、漏風,很多人得了關節(jié)炎;交通都靠人背馬駝,很多人一輩沒出過鄉(xiāng)。脫貧攻堅開始后,一項項惠民政策在松呷村落地,村民住上了新房子,擁有了衛(wèi)生室,享受了15年免費教育和基本醫(yī)療保險,用上了干凈的水、穩(wěn)定的電和移動通信網絡,收入逐年穩(wěn)定增長,大家的思想觀念和知識水平也在不斷解放、提升。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國家的每一個地方,尤其是藏區(qū)的變化讓人意想不到?,F在我們石渠是產業(yè)欣欣向榮、民生持續(xù)改善、社會和諧穩(wěn)定,我是越活越幸福,越活越自豪。”交談中,干它說了一段讓記者深感共鳴的話——說這句話時,他眼眶濕潤、聲音洪亮、流露著真誠和喜悅。

因對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感恩,干它擔任人大代表以來,一直認真履職、以身作則。他認為,當人大代表,既是光榮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人大代表一定要在人民和政府之間搭好連心橋,把人民的生活現狀和訴求向政府反映好,代表人民把政府的工作監(jiān)督好;要在會場和鄉(xiāng)村之間當好橋梁紐帶,把相關精神在鄉(xiāng)村宣傳好、落實好。

為了收集民意、反應民情,干它堅持入戶走訪、主動與相關部門和人員溝通聯(lián)系。石渠地處高寒、人口分散,他經常騎馬入戶走訪,被風雪困在野外的事也時有發(fā)生,在入戶走訪中吃閉門羹的事情也經歷了不少,但他總能靠著真誠和執(zhí)著,克服困難,獲得群眾的支持配合?,F在,干它已習慣通過微信、電話,收集民意和反映民情。對于干它的工作態(tài)度,州人大代表、石渠縣溫波鄉(xiāng)六村退休村支部書記多白告訴記者:“每次我們一起開會討論的時候,他都能很積極,發(fā)言內容也很實在;我們縣上的其他人大代表和干部群眾對他都很尊重!”

過去幾年,干它所提的建議主要涉及包蟲病防治、草原鼠害治理、醫(yī)療水平提升等領域,其中部分內容已被政府采納并付諸實踐了。今年,他仍然重點關心以上話題,會前已在石渠縣人大常委會的統(tǒng)一組織下,開展了調研,形成了建議。

從今年州“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獲悉,脫貧攻堅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我州2019年的工作重點,干它深受振奮。他說:“我相信,牧民群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好,我希望今年州、縣政府能繼續(xù)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我也會繼續(xù)站好崗,帶頭宣傳、落實會議精神?!?/p>

記者 劉小兵









  • 上一篇:委員履職|農村公路應加強日常管護
  • 下一篇:兩會現場|州人大代表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