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金沙江畔的蜂蜜

甘孜日報    2021年01月08日

   ◎溫美華

   開春后,清晨的第一縷朝陽從山間升起,陽光穿透窗戶照進里屋,次仁尼瑪木碗里的酥油茶還在冒著熱氣,盛在茶盤上的蜂蜜上倏地傳來嗡嗡聲,幾只小蜜蜂煽動翅膀,十分輕盈地落在盤子邊沿,咂起小嘴,一個勁地舔食起蜂蜜來。主人不動聲色,像是懂得蜜蜂的心事,幾分鐘后,他輕輕一揮衣袖,蜜蜂也不貪婪,僅在屋里盤旋頃刻后,又嗡嗡地翕動翅膀飛走了。

   居住在橫斷山區(qū)金沙江沿岸的許多村寨就像鑲嵌在大山里的補丁一樣,在荒涼的群山中兀自點綴一絲綠意。這里的村民很早就會養(yǎng)蜂,幾乎是家家養(yǎng)蜂,戶戶產蜜。

   次仁尼瑪是一位養(yǎng)蜂人,他深諳蜜蜂的屬性。說起養(yǎng)蜂,他自有一套。養(yǎng)蜂,尋找蜂源很關鍵。尋蜂要擇準時機,一般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自備一點蜂蜜糖料和類似食品紅的顏料,就開始到茫茫群山里尋找蜜蜂,當然這種方式并不是每一次都滿載而歸。在昆蟲界,蜜蜂的嗅覺和方向感出了名的靈敏。在幽靜的森林里,尋蜂人散放的蜂蜜香氣四溢,蜜蜂能在很遠的地方嗅到這誘人的香味,仔細辨別出方位后,飛速趕來食蜜。這時,尋蜜人只消在蜜蜂食蜜時把鮮艷的食品紅灑在蜜蜂身上,蜜蜂飽餐一頓后不會戀棧,很快就會飛回蜂巢,吸引更多的同伴前來采蜜。人就坐在原地守候,如果穿上紅色彩衣的蜜蜂很快飛回,說明蜂巢就在近處,若是要等蜜蜂很久才飛回,那蜂巢就建在較遠的地方了。尋蜂人會根據(jù)蜜蜂帶來的信息,循著它們飛來飛去的路線去尋找到蜂巢。

   蜂巢通常建在大樹丫上,他們背著背篼,戴著手套攀上樹丫,把蜜蜂巢悉數(shù)采進背篼,用衣物封蓋后背回家,讓這些“不速之客”搬遷到用枯木挖空成桶的“新居”,讓新“搬遷”來的蜜蜂在這里安營扎寨,辛勤勞作,釀造蜂蜜。

   春天從毛桃、蕎麥、白刺等相繼綻開花朵時,蜜蜂就開始忙碌,花開到花謝,蜜蜂們似乎通曉整個花事,這時節(jié)完全就是它們的天地,恣意飛舞。它們把花粉一點點采回蜂桶,往返奔波,從不怠慢,要趕在花期結束前把蜜采夠,儲備起一個冬季的食糧。

   蜜蜂還是建造“房屋”的杰出工匠,那美輪美奐的蜂巢均勻排布,孕育蜂蛹和儲存蜂蜜的小房間規(guī)則整齊。蜜蜂采蜜回家,煞有秩序地爬在蜂桶的小孔門前排隊進巢,先出后進,飛出飛進的蜜蜂互不影響。

   此刻,次仁尼瑪正在忙碌著,原來是蜜蜂要分籠了!因為一個蜂籠里有了兩個“蜂王”,“一山不容二虎”。一個“蜂王”眼看就要出去尋找好地方,然后帶領一群蜜蜂去筑巢,另立門戶。養(yǎng)蜂人邊追趕蜜蜂,邊向它們拋扔沙土或水,同時念頌“請蜂王不要飛到遙遠的地方,就在此安家落戶”的話,并用衣物阻擋。這招還真湊效,想要飛走的“蜂王”在慌亂中迷失方向,帶著蜂群就近緊急停落,眼看蜂群落在了一棵毛桃樹上,他連忙拿來背篼和舊衣服,往樹上一罩,用繩子緊緊綁住固定。然后爬上梯子,用竹刷把輕輕地把蜜蜂“掃”進篼里,可蜜蜂們很“犟”,掃進去又飛出來,怎么掃也掃不動。養(yǎng)蜂人自有妙招,他早已料到蜜蜂的“不情不愿”是有原因的,這時拿來蜂蜜,在背篼上面抹了薄薄的一層,不一會兒蜂蜜浸透進背篼,蜜蜂們便紛紛“中招”,只好乖乖到背篼里面來了。耐心十足的養(yǎng)蜂人足足守候了一個下午,才算把蜂群打理好,找來黏性最好的新鮮牛糞抹在蓋子和桶的結合部,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孔為蜜蜂開啟一扇通往外界的門。

   次仁尼瑪家居然還在一個存放糧食的小木屋里養(yǎng)起了蜜蜂,偌大一個房間,天花板上黑壓壓的懸掛著碩大的蜂巢,簡直就是蜂巢里的極品,但見蜜蜂密密麻麻粘在上面,嚴陣以待保護好巢穴,絲毫不讓人靠近它,當?shù)厝藢iT給它取名叫“崩仲”(意為倉庫里產的蜜)。

   秋季,是采割蜂蜜的最佳時節(jié),在天色將黑的黃昏時段,用柏樹枝條熏香驅趕蜜蜂,然后用刀慢慢切割結滿蜜的蜂巢,養(yǎng)蜂人割蜜技藝非爐火純青不可,既不能傷及更多的蜂蛹,同時也要給桶內的蜜蜂以及蜂蛹留足一冬的食糧,好讓它們繼續(xù)繁衍,余下還要把蜂桶內的雜物打掃干凈才算告罄。

   羊肚是存放蜂蜜的好器物,秋末,牛羊膘肥體壯,出欄的牲畜就趕在這個季節(jié)宰殺。羊肚洗凈,將蜂蜜裝在其中,把口子扎緊,就算是古色古香最具特色的包裝了。蜂蜜和蜂蠟在袋子中自然分解,當?shù)厝嗽陴B(yǎng)蜂采蜜上真是費盡了心思,一代代傳承甜蜜的絕活。


  • 上一篇:溜索橋和筰文化
  • 下一篇:在那詩夢蘇醒的地方

  • 本文地址: http://thewayofeft.com/html/wh/xkbrw/6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