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1月12日
◎吳明剛
累石為室、聚族而居
由于魚通人多實行聚族而居,而且村中各戶大多具有或多或少、或遠或近的親戚關(guān)系,因而,一個村莊無論大小,無論有多少個家族生活在那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精神家園,在重大事務上也都有共同的目標。據(jù)魚通老人們講,在傳統(tǒng)的魚通村莊里,往往每個村莊都有一座佛塔作為標志。佛塔一般修建在進出村莊的路口,由全體村民集資、投工修建,用于祈愿人畜平安。因此,魚通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句話:“有塔子的地方就有村莊,有村莊的地方就有塔子”。佛塔既是一個村莊的象征,更是一個村莊共同的精神家園。
村莊里的人家多為建封閉式院落,呈一戶一院布局。院墻多用亂石修筑,墻高約1.5米,也有部分為木柵欄。每院建一院門,也稱大門。院門一般開在正對主體建筑(碉房)的位置,或根據(jù)地形地貌來確定。院壩內(nèi)主體建筑為碉樓或普通樓房,近代許多人家在主體建筑側(cè)面建有廚房、廁所、畜圈等附屬建筑。附屬建筑與主體建筑呈“L”形或“U”形連接。建筑物以外空地均建為院壩。院壩是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晾曬糧食、衣物之地,一般用泥土夯實或用水泥、沙石、石灰等材料硬化;有的還在院內(nèi)種植有花草、樹木。
院子里的房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為碉樓,是魚通人的傳統(tǒng)住宅,該類住宅目前僅在麥崩、前溪等高山、半高山區(qū)保存比較完整。一類為漢式住宅,亦為石木結(jié)構(gòu),一樓一底,四周用亂石砌墻,房內(nèi)用圓木作柱作梁,房頂為漢式“人”字形坡屋頂,與川西地區(qū)傳統(tǒng)漢式住宅大致相同。這種類型的民居是受漢族民居影響的結(jié)果,主要流行在大渡河河谷地區(qū)。第三類屬于現(xiàn)代建筑,近年來興起,多為2-3樓的平頂小洋樓,用鋼筋混泥土建成,主要分布在姑咱鎮(zhèn)及周邊地區(qū),是受內(nèi)地現(xiàn)代建筑技術(shù)和建筑材料影響的結(jié)果。
碉樓是魚通地區(qū)最為古老的一種建筑形式,可能與漢、唐時期的嘉良夷有關(guān)。據(jù)《隋書·附國傳》記,生活嘉良夷“俗好復仇,故壘石為碉而居,以避其患。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逗鬂h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也有“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十余丈,為邛籠”的記載。所謂“邛籠”即為碉樓,是古代少數(shù)民族對碉樓的一種稱呼,漢文文獻中按其發(fā)音記為“邛籠”。嘉良夷在唐代以前生活在大渡上游地區(qū),即今四川甘孜州的丹巴、阿壩州的金川和小金一帶,是一個由眾多不同種姓部落的統(tǒng)稱,后為吐蕃所并。但嘉良夷的“邛籠”建筑形式,卻被大渡河、岷江流域的藏族和羌族較為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碉樓雖然是大渡河和岷江流域藏、羌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種建筑形式。但是,魚通人在對古碉樓進行繼承的同時,又用魚通文化對古碉樓進行了發(fā)展,形成了魚通特色。因而,與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地區(qū)和岷江流域地區(qū)的藏羌碉樓相比,魚通碉樓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首先,從功能上看,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現(xiàn)存藏羌碉樓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軍事建筑,主要用作軍事防御,軍事防御功能十分突出;而魚通人的碉房雖然也具有一定的軍事防御功能,但它主要是作為民用住宅而修建的,軍事防御功能遠不及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地區(qū)的藏羌碉樓。其二,從建筑形式上看,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現(xiàn)存藏羌碉樓或單獨為碉,或碉房連體。而魚通人的碉樓則是碉、房一體,民用住宅的特點更為突出。其三,從建筑風格上看,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現(xiàn)存形狀多為方形,有四角碉、五角碉、八角碉等,樓高達6、7層以上,全部為平頂,古碉樓的原始特征更為明顯。魚通人的碉樓其形制與川西地區(qū)的漢族住宅比較相似,樓高不及藏羌碉樓,但又比川西漢式民居要高大雄壯得多,也是古碉樓與漢式住宅相互融合的結(jié)果。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