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12月20日
◎楚江舒
G318抵達池州,距離終點還有整整一萬公里。池州北臨長江,南接黃山,西望廬山,東與蕪湖相接,作為濱江港口城市、歷史文化名城,被稱作“千載詩人地”,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生態(tài)經(jīng)濟示范區(qū)。
曾經(jīng)從“此生必駕318”創(chuàng)始人崎處聽聞過池州的美名,在那次對話中,崎津津有味地講到池州的祁門紅茶、池州美食和經(jīng)典文化等,讓人不由自主想沿這條國民公路風(fēng)馳電掣到池州一品饕餮盛宴,并領(lǐng)略G318池州段的更多美麗。
其實,沿G318從初始點上海出發(fā),一路蜿蜒、盤旋、高升,讓行走在G318上的人們從0海拔上海到達世界屋脊,一路所了解到的不僅是海拔、自然等的變化,還有風(fēng)俗、民情和味道的變化。淡淡的祁門紅茶茶香就讓人回味無窮,這也讓來往于這條路上的人們對茗茶、茶藝等有了更多興趣,包括不同海拔的水、茶,還有用不同材質(zhì)的壺杯和不同方法泡制出的茶,均讓人無限神往。
說到池州美食,他則用了“重色輕油,輕度腐敗”這八個字總結(jié),并反復(fù)提及炒米澆上雞湯,米香味伴著雞湯的香味讓他喝了一碗又一碗的滋味。還有那用黃公廣潤泉水制作的豆腐清爽滑嫩,就連當(dāng)年撰修《杏花村志》的郎遂都贊不絕口,“郎遂豆腐”之名也由此得來。其食材構(gòu)成主料為石磨泉水豆腐,輔料為香芹、小蔥、香菜等。工藝流程十分考究:首先,石磨泉水豆腐經(jīng)過大廚定型打花刀;然后,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澆上秘制蔬菜汁;最后,再用小火慢燉四十分鐘,吸收了湯汁的豆腐,嫩、滑、鮮、香。池州美食特產(chǎn)舉不勝舉,還有九華黃精餅、池州辣椒鲊、焦棗紅燒肉、東至米餃、陵陽豆腐干、貴池小粑、石臺富硒茶、秋浦花鱖、必勝板栗等。
茶余飯后,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讓人們領(lǐng)略了G318池州段的另一個洞天——經(jīng)典文化傳承:黃梅戲、嗩吶表演讓人拍案叫絕,還有壓軸的中國戲劇活化石儺戲,更讓人驚喜不斷,觀賞之際均連連贊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妙,我們中國人的國民公路G318所帶給世間的美好。
池州,別名貴池、秋浦,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shè)立州府建制以來,其間人文薈萃,佳話連篇。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此外,還有陶淵明、白居易、蘇軾、王安石、文天祥、岳飛、朱熹、陸游、李清照等許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間,留下了數(shù)千首膾炙人口的佳作,被稱作“千載詩人地”。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三上九華、五游秋浦,寫下了數(shù)十首贊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詩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不朽詩句;晚唐詩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時寫下的《清明》詩,被后人稱作千古絕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聲中外;始于母系社會的貴池儺戲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
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鮮明,源遠流長。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九華山,千百年來,古剎林立,飛閣流丹,香煙繚繞,修持佛法,享有“蓮花佛國”之稱。
在池州,有一位至今還在紀念的古人,那就是昭明太子蕭統(tǒng),“貴池”由來與他有著深厚淵源。
貴池位于皖江南岸,一直是池州府治。歷史上曾名石城、秋浦縣和九華、華陽府,現(xiàn)為池州市政府所在地。南朝梁時,貴池叫石城。距今城西南70里,有蒼埠鎮(zhèn),因地勢東西兩石山、夾立如城,故名石城,是石城縣故址。據(jù)《嘉靖池州府志》載,石城當(dāng)時屬宣州為京城內(nèi)郡。天監(jiān)元年(502年),蕭統(tǒng)立為皇太子,史稱昭明太子,石城成為太子封邑。515年,梁武帝在太極殿接見臣僚,為昭明太子蕭統(tǒng)舉行加冠禮,下詔讓昭明太子戴金博山冠,恩準遠游。515-529年左右,昭明太子先后在石城居住了十多年。
蕭統(tǒng)的文學(xué)天賦和成就很高,史料上說他三歲開始學(xué)《孝經(jīng)》《論語》,五歲就讀背誦《五經(jīng)》,九歲在壽安殿講授《孝經(jīng)》,沒出一點兒差錯。蕭統(tǒng)留下了許多作品,最著名的是他親自主持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除了文學(xué)造詣,蕭統(tǒng)的性格、人品也幾近完美,喜好文史絲竹,貴而不驕,面靜而內(nèi)明。一般文人多與“風(fēng)流”二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蕭統(tǒng)貴為太子卻能潔身自好,幾乎不近女色。有一次出游宴樂,有人提議,這么好的風(fēng)光,咱不如去叫幾個女樂來消遣。蕭統(tǒng)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吟了一首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大意是:這里有山有水,風(fēng)光無限,何必要那些娛樂場所的東西,把別人給羞了個半死。蕭統(tǒng)的孝心和仁心也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蕭統(tǒng)性愛山水,到了石城,但見山水洞湖、樓臺亭榭比比皆是、處處皆景。覺得此地有瀟湘、瑯琊、蘇揚、秦淮之氣色風(fēng)韻,很快就迷戀上這方山水,常帶侍從游歷于山水之間。一日,昭明太子乘船順河而下,來到瑯山崖,端坐在牯牛石上,放線垂釣,半天不見動靜,正欲收鉤。卻見魚線急速下墜,忙屏住氣息,用足力氣提上來一條大鱖魚,命侍從拿回做菜。不一會滿鍋鮮湯、香氣撲鼻,刺少肉多、松軟可口,蕭統(tǒng)大加贊賞:“水出魚美,名為貴池”。由于蕭統(tǒng)喜愛秋浦風(fēng)光,愛吃秋浦鱖魚,稱贊“水好魚美”,封譽“貴池”。根據(jù)這一典故,后人才改“秋浦縣”為“貴池縣”,沿用至今。從此以后,池州貴池特產(chǎn)“秋浦花鱖”便名揚四海。李白曾五次游覽秋浦河,賞水品魚,留下了很多傳世詩句;宋朝著名詩人楊萬里品嘗秋浦河鱖魚后,留下了“一雙白錦跳銀刀,玉質(zhì)黑章大于掌”的千古佳句。
牯牛石現(xiàn)在今殷匯鎮(zhèn)楊橋村郎山崖下,秋浦河與大王河交匯處的秋浦玉鏡潭旁,后人尊稱這塊奇異石為“昭明釣臺”。古人有詩為證:“蕭梁今已遠,千古仰風(fēng)流。猶見高臺峙,常懷帝子游?!?/span>
《輿地志》和陸游《入蜀記》均有記載。據(jù)考:太子封譽的貴池,僅指秋浦河,即蒼埠鎮(zhèn)到池口這段。貴池縣因“水”而得名: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石城縣,到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改置秋浦縣,唐五代(926年)又改秋浦縣為貴池縣,以表示對昭明太子的尊敬和懷念。
“池州”的得名,據(jù)丁紹軾《荒政碑記》云:郡以池名,蓋郭外即湖,湖外為江,郡治襟江帶湖,城闕宮室,宛在池上?!爸莩峭鹑缢兄蕖?周必大),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由來已久。
蕭統(tǒng)長期深受池州人民愛戴,是因為蕭統(tǒng)不僅學(xué)識淵博,而且關(guān)注百姓生活。519年以前,池州一直大旱,田間顆粒無收,在池州百姓發(fā)生嚴重的饑荒時,蕭統(tǒng)目睹這一切,多次上書給皇上,親自安置送糧賑災(zāi),才使池州百姓渡過劫難。
詩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優(yōu)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其詩云:“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這也讓歷史名人騷客紛紛踏蹤而來,尋幽訪勝,留下了數(shù)以萬計的詩文佳作,因而美麗的秋浦河被譽為“流淌著詩的河”。
貴池民間素有“無儺不成村”的諺語。清代以前,幾乎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儺事活動。目前,儺事活動還常見于貴池東、南部的眾多村落以及青陽縣的陵陽、杜村等鄉(xiāng)。它的活動,僅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緣關(guān)系或姻親關(guān)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為范圍,反映出古老的農(nóng)耕文化特色。
儺,源于原始社會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內(nèi)驅(qū)趕疫鬼的卜辭。《論語·鄉(xiāng)黨》已有“鄉(xiāng)人儺”的記載。到了漢代,宮遷每年舉行“大儺”儀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種神獸,舞蹈驅(qū)除鬼魅外,還有手執(zhí)鼗鼓的侲子合唱禮神的歌曲。貴池的逐疫活動也稱作“儺”,當(dāng)是沿襲了中原的古代儺文化傳統(tǒng)。貴池儺又具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與越、楚文化長期交融的產(chǎn)物。明嘉靖《池州府志》最早對貴池一帶的儺事活動作了簡單勾勒:“凡鄉(xiāng)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像,或滾球燈,妝神像,扮雜戲,震以鑼鼓,和以喧號,群飲畢,返社神于廟。” 記載的活動內(nèi)容與今日對比,仍然基本相同。據(jù)清代貴池人郎遂所編《杏花村志》記載,貴池儺戲源于對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動。其中記載池州府治的四鄉(xiāng)儺隊八月十五日朝覲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池人奉為“土主”)的活動最為詳細。證明,在清順治以前,貴池每當(dāng)秋季,要舉行全境范圍的朝覲“土主”活動體現(xiàn)著對土地春祈、秋報的農(nóng)耕文化傳統(tǒng)。從現(xiàn)存的儀式舞蹈、戲劇和音樂以及民俗活動各方面考究貴池儺是長期文化積淀的產(chǎn)物。它既有著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內(nèi)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響;在藝術(shù)方面,古代文化的層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現(xiàn),如漢代的紱舞、矰舞,唐代的胡騰舞、西涼伎等;在戲劇方面,也可以看出變文、詞話、傀儡、村俚歌謠及至宋雜劇、南戲?qū)幕挠绊憽?/span>
貴池儺戲是安徽古老稀有劇種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華山下的劉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帶。它是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敬祖、驅(qū)邪納福為目的,以佩戴面具為表演特征的古老戲曲藝術(shù)形式。
貴池儺戲一般只在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時擇日演唱。演員和觀眾都是本宗族成員。各宗族之間在演出日期安排、劇目順序、演出形式,以及劇本、唱腔、面具、服飾、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這與當(dāng)?shù)氐牧?xí)俗風(fēng)尚、自然條件、經(jīng)濟狀況有密切關(guān)系。
貴池儺戲演出為三段體,即儺儀、儺舞——正戲——儺舞、吉祥詞。也就是在正戲的前后,必須有“請神”和“送神”儀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請陽神”“朝廟”等。
貴池儺戲演出劇目有兩類:一類是以舞蹈為主,以“悅神”為目的的儺舞與吉祥詞。另一類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節(jié)的正戲(又稱“本戲”)。
貴池儺戲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襲,互不交流,故至今仍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fēng)貌,被譽為“戲曲活化石”。它對研究中國古代戲曲、民俗文化、社會風(fēng)尚、宗教演變都有一定的價值。
除了儺戲,池州的青陽腔還被稱之為京劇鼻祖。這種戲劇因形成于青陽縣而名,古時青陽縣屬池州府,還稱“池州調(diào)”。青陽腔與徽州腔馳名于明清兩代,譽為“徽池雅調(diào)”,成為“天下時尚”的新調(diào)。宋代,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萌生的南戲,后來形成號稱“四大聲腔”之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過,很快與青陽豐富的民歌、九華山佛俗說唱、大型宗教戲劇“目連”(俗‘還愿戲’)等民間藝術(shù)融合,約至元代形成青陽腔。并創(chuàng)造了腔、滾結(jié)合的歌唱形式——“滾調(diào)”,實現(xiàn)了戲曲聲腔上的重大革新,在中國戲曲聲腔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作為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青陽腔興盛于明清,持續(xù)500余年,有《青陽時調(diào)》《時調(diào)青昆》《昆池新調(diào)》《滾調(diào)樂府》等青陽腔劇本選集并廣為流傳。
水出魚美名貴池,
儺舞戲曲活化石。
古往今來名士聚,
秋浦河中可淌詩。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