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0月08日
◎黎大杰
每次燒瓦前,車先要舉行一次儀式,殺雞祭窯。
祭過窯,車先還要照例提只雞來看望爺爺。僅因爺爺是村子里遠近聞名的石匠掌門師。據(jù)說爺爺手下有個別特殊匠人,若燒瓦前不打招呼,只要他們稍微動點歪心思,施點小法子,那車先這一窯泥瓦要么燒不好,幾天閉不了窯,要么燒出來一半以上的瓦都卷耳裂角,總之,要出一窯純正小青瓦得費很大周章。
那時我還小,一看到車先來我家,我就跳著跑進屋叫爺爺。
車先原是爺爺帶的徒弟,嫌累,沒學多久就轉(zhuǎn)行作了泥瓦匠。包產(chǎn)到戶后,糧食夠吃了,也有余錢了,村民就開始思慮蓋瓦房來。車先就是這時轉(zhuǎn)行的。車先腦子靈光,干一行,精一行。當然爺爺對此心里也有疙瘩,但他不表現(xiàn)在臉上。每次車先送來一只雞,爺爺呵呵地笑著收了。收了就收了,爺爺從來不叫車先進屋喝口水,也不留他嘬一頓飯。
瓦窯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磚窯,是從村頭一個一人高的土坎上用鋤頭挖下去,夯實出一個豎形圓孔來,窯口約有一斗筐大,窯門開在背風面,可供兩個成年人進出放瓦取瓦。窯建好后,車先不準女人靠近,更不準她們鉆窯去看,說女人要誤窯,會走霉運,燒不出好瓦。
燒瓦時,天熱得像蒸籠,汗黏黏的粘著皮膚,身上如裹著一層膠布。入夜,我躺在院壩頭的曬席上,望著夜空數(shù)星星,村頭燒瓦的柴禾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火苗竄出窯洞的火光映紅半邊天。此時,爸爸就開始給我講一些離奇故事,說某某在燒瓦時沒拜師傅,一路過瓦窯的人掐下一片樹葉,口中念念有詞,盡管窯內(nèi)火燒得極旺,但是火苗就不往窯中心鉆,燒幾天幾夜,一窯瓦就是不熟,燒窯師傅查看無數(shù)次,也無法閉窯,有時連瓦窯邊都燒紅了,窯內(nèi)瓦還是不熟,后來勉強閉窯,出瓦時,一大半都是廢瓦。爺爺聽了,只笑笑,不開腔,我們也就在這些傳說之中睡著了。
爺爺上大梁我見過,時辰一到,他坐在大梁上叨一袋煙,向下撒糖果和包子,我們在梁下哄搶,爺爺邊撒邊唱上梁歌,歌聲我聽不懂,但知道是祝福語。爺爺在梁上看起來很威猛,占據(jù)我們眼中小小的天空。爾后,人們開始傳瓦蓋房。然而,我還是最喜歡往車先的瓦場跑,瓦場上擺滿一個個圓形瓦筒,整齊好看。此時天空空得沒一朵白云,明晃晃的陽光如小孩子般在瓦筒間鉆來鉆去。車先身披一件滿是泥漿的圍裙,用鐵絲蹦直的切泥弓整齊切出一片片軟泥坯,雙手捧起圍在泥瓦筒架上,用一長方形薄弧鐵片將泥口處抹平,把另一邊接上,再用弧鐵片沾上水把整個瓦筒抹均勻、光滑,啪啪的聲音傳遍了村子。提泥筒到院壩,錯開內(nèi)筒,泥瓦坯就立在一個個圓筒后面。踩瓦泥也是非常好玩的事,不等車先叫我們,我們也會跑到瓦泥上去踩,踩熟了的瓦泥有勁道,做成的瓦瓷實。陽光曬得人想睡覺,一個大太陽瓦坯就曬硬了,干透了。到傍晚,一家人挨個拍泥瓦坯,拍好后依次擺好,碼齊,夠一窯瓦了,就轉(zhuǎn)至瓦窯燒。
我愛跟在轉(zhuǎn)運工屁股后去窯洞,看師傅擺碼瓦坯。窯中心空著,堆一堆硬柴禾,人退出窯后開始點火,火燒起來了,燒瓦師每隔一段時間會上窯面去察看火候。等燒得熟透了,師傅就喊,閉窯了。于是好多人就往窯面拋細沙,細沙上再鋪一層濕粘泥巴,用長木片抹成一口大平底鍋的樣子。師傅又喊,灌水。水一灌,窯面就滋滋響,像開了的水,咕咕冒熱汽。水稍干,又灌,窯面一直要保持有水。窯門用泥封了,三五天后,就可挖開窯面泥,出瓦了。
密閉的瓦窯散發(fā)出巨大熱浪,在村子頭都能感受到。師傅時不時轉(zhuǎn)去觀察窯口里的水,少了就再添。我也常跟在師傅后面去看窯。窯水很淺,水面上蒸騰出的霧汽與陽光的絲線交織纏繞,晃晃蕩蕩的,在空氣中浪。一朵白云從瓦窯上方飄過,落到窯水底,窯仿佛裝不下,滿窯水里都是白云堆著,如夢似幻,有如給窯鋪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云層再聚集,再加深,由白轉(zhuǎn)黑了,若一匹黑瓦,蓋在瓦窯上空,蓋在村子上空,村子似乎成了一座巨大的青瓦房了。
出窯的日子我們圍著瓦窯不走,因為窯內(nèi)有我們悄悄放進的泥哨、泥壺等,我們等在旁邊,一看到自己的東西,就叫出窯師傅幫我們?nèi)〕?,有小伙伴忘取的,這些師傅就會帶回家給自已的孩子玩。
不過,車先燒出的瓦還沒有出現(xiàn)我們想像中的那種歪瓜劣棗?,F(xiàn)在一想,這世上可能根本不存在使法的人,即使有的瓦煉制得不好,也可能是師傅技術沒有到位而已吧。
現(xiàn)在鄉(xiāng)間已看不到這種制瓦燒瓦的工藝了,手藝已然失傳。只偶爾還能在鄉(xiāng)村看見一些留守的小青瓦房,大概是一些人不想讓現(xiàn)代制作的琉璃瓦取代而保留著一份淡淡的鄉(xiāng)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