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綠心

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16日

■蕭習華

       突然某一天,一張故鄉(xiāng)的航拍照片鉆進你手機里,以始料不及的方式撼動你的心靈。

       照片上故鄉(xiāng)的地形特征是一顆“綠心”──綠色心臟,它太像一個人的心臟了。天地云水,大美不言。經年累月奔流不息的凱江﹙涪江的支流﹚以一個U字形的姿勢深情地擁抱著這個心臟,滋養(yǎng)著這個心臟。這地形特征也像一張弓,弓是凱江,弦是山脈,弓弦框定的天地是一大壩莊稼,好幾百畝土地。弓隨水位漲落變粗變細,弦隨季節(jié)枯榮變肥變瘦,而莊稼隨時令耕種也變青變黃。這既是生命生長的綠心,又是生機盎然的弓弦,大地呈現(xiàn)的格局生動得很,總讓人激情滿懷。

      我想,這片土地上最先的主人,應該是那些蟲類、鳥類和獸類,一聲蟲吟、一聲鳥鳴和一聲獸吼,如同天籟的世界神秘和諧又隱藏著無數(shù)可能。而河流則充當了這片土地的守護神,液態(tài)為水、水澤河岸,固態(tài)為冰、天地靜穆,氣態(tài)為霧、云蒸霞蔚。

       蕭氏先祖從湖北黃石市陽新縣的長江南岸出發(fā),沿長江上溯,走江行河,千里遷徙,不辭辛苦,經嘉陵江、涪江至凱江河畔停留下來,途經宜昌、三峽、重慶、合川、遂寧、射洪等地,最終在三臺定居,現(xiàn)蕭氏家族人口已達千余,血脈滾滾。我料想祖先也并不知曉他們在此樂業(yè)的故土──蕭家河壩,三百年來就生活在一顆永恒跳動的綠色心臟上。

        遷徙是一次次遠征,也是更重要的出發(fā)。這里本不叫蕭家河壩,河上的渡口也不叫朱家灘。自蕭氏先祖來到這里開疆拓土、繁衍生息,就把這個大河壩叫蕭家河壩了。族人在凱江上建碼頭、開渡口,取名朱家灘,旨在不忘湖北祖居的朱家山。

       土地是有記憶的,土地上發(fā)生過什么,土地是知道的。

       大壩是沖積平原,一次次洪水侵襲,一層層泥沙堆積與覆蓋,才形成了這個大壩。其土壤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平整而處在低處的地用來種水稻,水稻只種一季,因為是旱地,水稻全靠水養(yǎng)著,只要河里有水,稻秧從來不會喊渴。稻子收了后種小麥,轉眼間就到了冬天,第二年待麥子黃了收割后,又育秧種稻,莊稼隨季節(jié)就這么變換替更著。種小麥會引來野兔、野雞,收割時大人小孩能在地里捕捉到未長大的小野兔、小野雞。種小麥的季節(jié)也是種油菜的季節(jié),小麥的青與油菜花的黃,像大地上的若干傷疤和補丁,豐富了關于春天的記憶。種水稻就引來了青蛙、秧雞,他們藏在青青稻秧中,白天秧雞鳴叫,夜里蛙聲一片。秧雞的叫聲很特別,“懂──懂──”地叫,在一大壩稻田里叫得此起彼伏、錯落有致,叫聲飄忽在稻田上空。秧雞飛翔的樣子,是擦著稻秧飛的,它翅膀扇起的風能讓稻秧搖動,像一頭鯨犁開的綠色波浪,從這塊田飛向另一塊田。它的飛翔,讓一大壩稻田更生動了。

        壩里的坡地可種玉米和各種雜糧。大壩背靠連綿的山脈,山脈以寨子山為龍首,舒展磅礴氣勢。在山上一般種紅薯、豌豆,也種小麥和玉米。相對于廣大的山林這綠色植被而言,這些農作物充其量只是個點綴或補充。它們不如樹木高大,不如藤蔓密實,而山林幾乎不用管理就一味地茂盛和蒼郁。在仲春至深秋之間,候鳥白鶴在山上舞蹈,優(yōu)雅的舉止和優(yōu)美的鳴叫,更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大壩外的河流就更不用說了,它可是一篇氣勢磅礴的敘事詩。河流的通航能力,使凱江氣韻非凡。船隊、纖夫讓河流在白晝里忙碌,夜晚水鳥的鳴叫把船工號子在白天后讓出的天空充填,歡歡的叫聲,讓夜晚更加寧靜……此時河里的魚兒也不時躍出水面,拍打出水聲……這條河是蕭氏人家闖蕩世界的通道。

故鄉(xiāng)的這些畫面,像電影一樣反復在我的腦海里播放。

         近幾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大學生和專業(yè)種植大戶青睞了這片因各種原因被冷落的土地,建起了高檔次生態(tài)農業(yè)園和葡萄種植基地,生產的無公害糧食和蔬菜,售價比一般的要高,每年也有幾十萬斤葡萄面市。鄉(xiāng)村還回了它原來的樣子,恢復了土地應有的生氣。

        也許因為蕭氏一族平時習慣于對河流和莊稼平視、對大樹和山梁仰視,沒能像大鳥一樣飛上高空對這片土地俯視,有一立體的、全景式圖像。如今的無人機航拍做到了。讓我們這些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回去的游子領略了故鄉(xiāng)的美麗。

       我十七歲就離開故鄉(xiāng)了,在我幼年和少年時代,故鄉(xiāng)教我的東西太多。

      我回故鄉(xiāng)喜歡去看河,河流會給你很多智慧,它彎彎繞繞,避開阻礙,淺處為灘,深處為沱,動靜從序,張弛有度……


  • 上一篇:土路
  • 下一篇:母親